AI导读:

12月26日阿里国际站数字外贸“真牛奖”探讨外贸市场选择、行业拓展路径、AI技术应用等话题,18位国际站年度商家就四个问题的八个对立观点展开激烈辩论,揭示外贸市场变化与AI新技术的影响。

“在不确定时代下出海,外贸企业该选择新兴国家还是发达国家作为目标市场?”

“内卷时代,外贸企业是应该选择细分市场的纵深发展,还是进行横向的业务拓展?”

“面对AI新技术的冲击,初创企业还是成熟企业更能从中受益?”

“在当代外贸领域,创一代还是创二代更有可能成功出海?”

这四个问题,是12月26日阿里国际站数字外贸“真牛奖”颁奖典礼上提出的四大“年度之问”。活动现场,18位来自70后到00后的国际站年度商家,围绕这四个问题的八个对立观点展开激烈辩论,探讨2024年外贸市场的“年度之问”。虽然台上“辩手”们争论不休,但他们的辩论却深刻揭示了所有外贸人正在或即将面对的市场变化。

面对外贸市场的不确定性,AI新技术成为“破卷”的关键。

“真牛奖”的四大年度辩题涉及外贸市场选择、行业拓展路径、AI技术应用及企业家奋斗精神等多个方面,引发了现场外贸商家“辩手”们的热烈讨论。活动现场金句频出,仅用了2小时,线上线下观看人数就突破了200万。

这四个辩题及其八个对立观点并非简单的“非黑即白”,而是八条不同的道路,每条道路上都有不同类型的企业家取得了成功。正如张阔所言,阿里国际站数字外贸“真牛奖”看似是一场辩论赛,实则是一场关于如何应对变化、分享成功经验的盛会。无论面临何种产业变化、政策限制或激烈竞争,中国外贸企业都能找到成功的路径,并实现数千万至上亿级别的体量增长。

在这场辩论中,AI成为了全场关注的焦点。

作为“厂二代”的张卓田,大胆地将家族经营了25年、规模上亿的线下传统企业转型为线上企业。借助OKKI AI技术,他们实现了邮件的实时质检,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AI建立的私有知识库,外贸新人能够快速上手,将开单周期从最长240天缩短至最快8天。张卓田表示:“效率和数据是企业的未来。”完成数字化转型后,浙江普天的业绩首次突破2亿大关,其中90%来自线上业务,阿里国际站的业绩更是占总盘的60%。

泉州鞋靴产业的97后新生代外贸人刘世奇,凭借AI技术实现了公司业绩的100%翻倍。他主攻美国市场,利用AI生意助手分析美国用户的喜好,设计生产的丑拖鞋以50美金一双的价格热销,创造了3000万的营业额。今年圣诞节期间,凭借AI对趋势商品的精准预测,店铺每日搜索量增幅超过500%。他透露,公司员工多为外贸新手,但不到一年时间就实现了AI对企业100%的渗透率,业务订单转化率也从9%提升至20%。

据悉,阿里国际站今年推出的首个全流程AI系统已被6万家中小企业使用,AI发布的商品规模已达700万件。经过AI优化的商品在海外市场的支付转化率提升了52%。同时,面向海外买家推出的首个B2B AI搜索引擎Accio正在重构全球贸易体验。

张阔指出,当前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的比重已从20年前的6.2%提升至30%。中国供给能够满足全球多样化、丰富化的需求。做外贸要对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的领先地位充满信心。

张阔强调,面对新的一年和诸多不确定性,以AI新技术“破卷”无疑是最确定的方向。他指出,要破除“内卷”,向外看,出海寻求增量,需要拥抱全新的海外市场环境。在此基础上,新技术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正为to B市场带来最大的技术变革。他认为,无论面临何种变化,中国企业只要秉持创新精神,借助最新技术和思维就能克服一切困难。

在此基础上,阿里国际站计划在2025年进一步升级核心的贸易模式和体验,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国家和行业的需求,优化供需匹配。在AI智能化方面,阿里国际站的AI核心将解决外贸企业的几类核心问题:一是基于更大规模、更实时的数据来提升供需匹配效率;二是将AI作为数字化生产力,把人从纯数据驱动的繁琐日常事务中解放出来,极大提升工作效率;三是帮助外贸企业家更全面地理解自身所处的行业、市场及企业经营情况。

在AI技术的赋能下,许多外贸商家得以扩大生意链,向核心区域纵深发展。例如,80后汽配行业商家陈亮从广州的一家小档口起家,现在在阿里国际站上搭建起了80人的团队,将生意拓展到了土耳其、德国、美国、南美和中东市场,年出口额达1.7亿元。

作为年轻人代表,00后李佳乐大学毕业后就在阿里国际站上不断尝试新的业务领域,从浮排到充气城堡再到婚庆用品,一年的出口额已经做到了700万元。

张阔表示:“左手推进新技术,右手拓展新市场,让不同企业做外贸生意的过程都变得极度简单。”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