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随着汽车产业的智能化转型,车企对大算力芯片的需求愈发迫切。smart、蔚来等企业纷纷搭载AMD、高通等企业的新一代芯片,追求更强大的算力支持。软件定义汽车正深刻影响着汽车产业,推动车企和芯片企业不断追求技术创新。

smart软件科技有限公司CEO付宏炜近期在技术沟通会上坦言,随着汽车产业的智能化转型深入,车企在追求大算力芯片上愈发迫切。他提到,smart在其最新SUV精灵5号上搭载的V2000芯片,算力强大,是现有车载芯片中的佼佼者,与特斯拉同款,由AMD开发。

蔚来、smart等车企对英伟达、高通或AMD的新一代芯片充满期待,这与早年中国手机厂商追逐骁龙芯片首发如出一辙。然而,自研芯片也成为部分车企的备选策略。软件定义汽车正深刻影响着汽车产业的方方面面,尤其是OTA技术的引入,使得汽车成为可扩展、自学习且不断革新的产品。

随着车内娱乐方式日益丰富,如冰箱、彩电、大沙发等配置,车主的驾乘体验显著提升。然而,这些功能的实现离不开芯片的支持。因此,车企纷纷追逐大算力芯片,为未来软件更新留出冗余。smart精灵1号车型已进行至少九次OTA升级,功能不断叠加,CPU算力需求也随之增加。

汽车智能化主要包括座舱智能化和驾驶自动化两大主干线。在座舱智能化方面,高通和AMD是主要竞争对手;在智驾芯片领域,特斯拉、英伟达、地平线、Mobileye等企业占据市场主导地位。随着电动汽车开发周期缩短,车企和芯片企业都在追求更大算力的芯片。

高通技术公司汽车事业群总经理Nakul Duggal表示,在设计汽车芯片时,需为未来性能提升预留充足空间,以满足客户更快的升级更新周期和更多产品选项的需求。随着生成式AI的发展,AI定义汽车将成为大势所趋,进一步提升自动驾驶的天花板。

英伟达和高通等企业都希望统一智驾和智能座舱,成为这一领域的最终胜利者。英伟达Orin芯片在智驾领域备受认可,而高通则在智能座舱领域占据优势。两家企业都在努力拓展自己的业务领域,以实现智驾和座舱的统一。

此外,车企同样希望拥有一颗中央处理器来统一智驾和座舱。这不仅可以减少协商和部署成本,还可以在同一平台运行基本的ADAS功能和信息娱乐功能,从而提高成本优势。随着智能汽车对算力需求的增加,云端的大模型训练也需要为数众多的高性能芯片。

消费者对于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的需求是单向演进的。这种确定不移的技术演进,驱动车企和芯片企业不断追求大算力芯片,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智能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