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信通院发布2025深度观察十大趋势,揭示AI领域多项关键进展,包括大模型爆发、AI终端变革及智能算力步入万卡时代等。具身智能成为未来重要增长点,算力规模扩大带来挑战与机遇。

近日,中国信通院发布了2025深度观察十大趋势,揭示了AI领域的多项关键进展,包括大模型多维度快速演进、AI终端迎来变革以及智能算力步入万卡时代等产业发展新动向。

专家指出,人工智能产业链冗长,除大模型训练外,仍有大量创新空间亟待挖掘。12月25日,在中国信通院深度观察报告会华东分会场上,上海市委网信办总工程师杨海军透露,上海已有60款大模型完成备案,居全国第二,54款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已登记上线,领跑全国。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魏亮强调,2024年标志着大模型应用元年,产业融合应用在各行各业中涌现,垂直行业场景的应用价值逐渐显现,产业链协同创新需求增加,大模型产业融合应用创新即将进入快速爆发期。魏亮进一步指出,产业应用与技术将相互促进、交替演进,同时大模型在实体经济中的应用场景将进一步拓展,加速与场景需求融合,推动生产制造等重点产业变革创新。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领军科学家、上海创智学院副院长乔宇认为,未来工程、创新和产业链的高度融合将成为重要趋势,多模态模型之后,具身智能也将成为关键增长点。乔宇透露,国内已出现万卡集群,而美国顶尖科技巨头未来拥有的英伟达H100系列算力级别卡将超过百万卡集群,算力规模空前。但算力扩大也带来能耗挑战,大模型的可信性、安全性及可解释性解决方案有待探索。

乔宇强调,为了提升大模型的专业性,如何高效地将专业知识注入大模型至关重要。此外,多模态模型正成为推动具身智能发展的关键因素,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等物理智能体结合,将帮助人类解决现实世界的各种问题,拓宽通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边界。乔宇还提到,人工智能产业链涵盖从芯片到训练框架、数据、应用等多个环节,应关注如何打通这些环节,体系化优化,创造新的发展动能。

对于上海人工智能的发展,乔宇认为,上海拥有丰富的高质量应用场景,为大模型在垂直领域的落地提供了广阔前景,有望通过基础研究机构、模型研发企业及场景应用方的合作协同,在多个应用场景方面走在全国乃至世界前列。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