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义乌进口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正式启动并落地首单业务,以义乌商城集团为首批唯一试点企业,探索优化事前证照管理方式,建立“144监管体系”,为进口商品提供检测认证一站式服务,推动进口领域系统集成改革。

12月25日上午,义乌进口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正式启动,并成功落地首单业务。这一试点是《浙江省义乌市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总体方案》获批后的首个落地举措,标志着义乌在国际贸易综合改革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作为首批唯一试点企业,义乌商城集团精心挑选了首批35种试点商品,涵盖儿童玩具、日用杂货和家电三大品类,均来自国外成熟流通、国内市场需求大、消费者已广泛使用的商品。这些商品由义乌商城集团负责进口和清关,然后销售给义乌中国进口商品城的批发商,再由批发商进行批零销售。为确保试点顺利进行,义乌探索优化了事前证照管理方式,并建立了以“144监管体系”为核心的事中事后全流程监管新机制。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144监管体系”中的“1”指的是1个数字化监管平台,“第一个‘4’指的是4个限定,包括限定主体、限定商品、限定通道和区域、限定金额。第二个‘4’指的是4项机制,即溯源管理机制、双重监管机制、信用管理机制以及最高标准消费保障机制。”这一体系的建立,为进口贸易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外,依托义乌商城集团开发的全流程数字化联合监管平台,试点还为进口商品提供了“家门口”的检测认证一站式服务。这一服务不仅大幅提升了检测认证效率,还降低了中小微企业的经营成本。据测算,首单3类商品的检测认证效率提升了75%,费用成本下降了15%至30%。

义乌目前拥有2800多家从事进口贸易的企业,其中绝大多数为中小微企业。这些企业在拓展进口业务中常常面临制度性软约束的困扰。为此,义乌聚焦中小微企业发展需求,积极探索进口日用消费品正面清单管理制度、检测认证便利化改革等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这些举措的实施,为义乌在进口贸易创新发展领域先行先试、推动进口领域系统集成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关负责人表示,首单的顺利落地标志着义乌在推进扩大优质消费品进口、拓展多元化的进口渠道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这一突破为建好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提供了制度创新的新方案,也为义乌未来的国际贸易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