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本田技研与日产汽车宣布启动合并谈判,计划成立控股公司并上市。市场反应不一,但合并对日产具有救济意义。合并后,本田将获得日产资源,强化竞争力;而日产也将获得本田支援。然而,合并面临企业文化隔阂、关联企业利益等问题,还需面对海外竞争和国际市场不确定因素。

特约评论员黄亚南

12月23日,本田技研与日产汽车宣布启动合并谈判,计划成立一家控股公司,并计划在2026年8月上市,届时本田和日产将退市成为该控股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三菱汽车,作为日产的最大股东,也考虑在明年1月底加入此次合并。若合并顺利,有望诞生全球第三大汽车集团,仅次于丰田汽车集团和德国大众汽车集团。

合并消息传出后,市场反应不一。本田股价因担忧日产成为负担而迅速下跌至年内新低,而日产股价则以涨停收盘,显示出市场对合并的乐观态度。本田将在未来控股公司中占多数董事席位并出任社长,这进一步证实了合并对日产的救济意义。

日产汽车曾是日本汽车行业的佼佼者,拥有辉煌的过去。然而,近年来由于经营不善,日产陷入困境。尤其是在泡沫经济崩溃后,日产接受了外资救济,并经历了多次管理层变动,但效果不佳。近年来,日产在中美市场失利,纯利润大幅下滑,急需解决方案。

本田技研则以摩托车起家,后来涉足汽车生产,并在海外市场取得成功。然而,在国内市场,本田始终未能超越丰田。面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崛起,本田制定了到2040年全面转型新能源汽车的计划。尽管本田对技术充满信心,但在海外市场仍面临挑战。

本田认识到,海外市场已成为日本汽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海外新能源汽车企业已成为主要竞争对手。因此,与日产合并成为本田的合理选择。通过合并,本田可以获得日产的多种资源,强化竞争力;而日产也可以获得本田的支援,摆脱经营危机。

然而,合并并非易事。日本企业之间的合并面临企业文化隔阂、关联企业利益等问题。同时,他们还需面对海外新能源车企的竞争和国际市场的不确定因素。虽然本田和日产列举了多个领域的合并效果,并描绘了合并后的前景,但他们必须意识到合并带来的风险。

汽车行业的兴衰事关日本经济发展。本田技研和日产汽车承载着日本国内的期望,需要更加谨慎地经营。此次合并能否成功,还需拭目以待。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