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要外贸省份2024年前11个月进出口数据揭晓
AI导读:
我国主要外贸省份已公布2024年前11个月进出口数据,广东稳居外贸第一大省,多省份外贸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但上海外贸表现不及预期。出口热点轮换,集装箱和船舶等海运产品成为新热点。
近日,我国主要外贸省份已悉数公布了2024年前11个月的进出口数据,展现了外贸领域的最新动态。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除北京外,我国外贸10强省份中,有五个省份的进出口增速超越了全国平均水平,它们分别是广东、四川、江苏、浙江和安徽,增速依次为10%、8.7%、6.9%、6.9%和6.6%。
广东继续稳居外贸第一大省的位置,前11个月的进出口总值达到了8.27万亿元人民币,紧随其后的是江苏、浙江、上海和山东,进出口规模分别达到5.09万亿元、4.81万亿元、3.88万亿元和3.05万亿元。
在出口方面,安徽和浙江表现突出,分别以9.2%和9%的增速领跑。浙江的出口规模更是位居全国第二。进口方面,四川和广东分别以21.8%和12.6%的增速位居前列,而上海、山东和福建则出现了负增长。
受访专家指出,这些外贸大省之所以表现优异,与其强大的制造业实体产业密不可分。当前,出口产品结构正在发生热点轮换,“新三样”(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锂电池)逐渐进入稳定期,增速放缓,而集装箱、船舶等产品则成为新的出口热点。面对2025年外贸环境的不确定性,企业需要保持对外需的敏感性,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同时谨慎进行海外投资,确保互利共赢和稳定安全。
今年,多个省份的外贸规模都创下了历史同期的新高。广东的外贸规模虽然稳定,但11月的增速有所放缓。前11个月,广东的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0%,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20.8%。其中,出口同比增长8.7%,进口同比增长12.6%。
江苏和浙江的外贸表现同样亮眼。前11个月,江苏的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到5.09万亿元,同比增长6.9%;浙江的进出口总值则达到4.81万亿元,同比增长6.9%。四川和安徽的外贸规模也分别实现了8.7%和6.6%的增长。
然而,在长三角乃至全国主要外贸省份中,上海的外贸表现却略显失色。前11个月,上海的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同比增速分别仅为0.3%、3.4%和-1.8%。
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研究员白明认为,制造业实体产业基础较强的省份,如广东、浙江、江苏、四川等,进出口增速和出口增速都表现良好。其中,广东较早完成了制造业转型升级,江苏、安徽等省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较好,出口增速稳中有增。而上海外贸表现不及预期,则与其产业结构重心转向服务业有关。
此外,随着圣诞节出货季的结束,一些外贸企业担心美国加征关税会提前“抢出口”,从而带来一定的外贸出口增长。但专家表示,这种“抢出口”行为的影响有限,更加主动和长期的策略是加快探索新的市场和建立新的生产中心。
在出口产品方面,“新三样”产品的出口增速趋于稳定,而集装箱和船舶等海运相关产品则成为新的出口热点。受访专家建议,企业应关注不同阶段外贸热点的轮换,并结合自身发展提升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前11个月,广东进口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的增速高达138.8%,而出口增速仅为14.9%。专家分析,这可能与国内大市场的发展以及中间品转口到东南亚加工有关。
此外,今年以来,中国企业“出海”投资建厂的步伐继续加快。专家建议,企业在海外投资时,需要关注当地的营商环境,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安全。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