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随着QDII产品再现溢价潮,多家公募基金公司密集发布溢价风险提示,指出相关ETF在二级市场交易价格存在显著溢价,提醒投资者警惕投资风险。同时,专家也警示投资者需理性看待市场变化,避免盲目跟风投资。

近段时间,QDII产品市场再现溢价热潮,引发了多家公募基金公司的密切关注。为应对这一市场现象,多家基金公司密集发布溢价风险提示,明确指出相关ETF在二级市场的交易价格存在显著溢价,交易价格与基金份额参考净值之间存在较大偏离,警示投资者需警惕投资风险。

QDII产品溢价风险频发

12月19日,包括鹏华道琼斯工业平均ETF、华夏纳斯达克100ETF、博时标普500ETF、国泰纳斯达克100ETF等在内的12只QDII产品,集体发布了溢价风险提示公告。以鹏华道琼斯工业平均ETF为例,其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显著高于基金份额参考净值,存在较大溢价风险,投资者若在高溢价时买入,可能面临较大损失。

同样,国泰标普500ETF等产品也在发布溢价风险提示的同时,决定暂停基金盘中交易。国泰基金在公告中指出,由于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明显高于基金份额参考净值,为维护投资者利益,基金将于2024年12月19日开市起至当日10:30停牌。

今年以来,随着多个海外市场表现强劲,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相关QDII基金,导致部分产品出现高溢价。公募基金公司因此频繁发布溢价风险公告,成为市场常态。

对于QDII基金高溢价的原因,有基金经理认为,投资者全球配置需求升温,部分海外市场业绩表现突出,吸引了大量资金追捧,推高了产品溢价率。同时,外汇额度限制也是导致QDII基金溢价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基金公司的外汇额度用尽时,会暂停场外申购,投资者只能通过场内交易购买,这种供需不平衡进一步加剧了基金的溢价现象。

Choice数据显示,当前有多只QDII基金处于暂停申购状态或限制大额申购,其中不少产品的申购上限仅为5万元。

专家警示投资风险

尽管多个海外市场整体涨幅较大,但均曾经历较大调整。以纳斯达克指数为例,该指数年内上涨29.19%,但区间最大回撤达到13.15%;日经225指数年内上涨16.79%,区间最大回撤则达到25.5%。

伴随市场调整,相关QDII基金也面临不同程度回撤。Choice数据显示,今年以来QDII基金最大回撤率平均为13.76%,其中37只产品最大回撤率超过20%。

业内专家提醒,从长期来看,场内基金二级市场交易价格会向基金单位净值回归。因此,投资者在面对高溢价投资时,需谨慎对待。特别是在市场转向或不及预期时,高溢价的标的可能会产生较大波动。此外,部分限购产品在基金公司放开申购后,套利资金的涌入也可能使溢价率回落。因此,投资者应理性看待市场变化,避免盲目跟风投资。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