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电动三轮车在海外备受欢迎,民营企业淮海控股集团等代表企业积极出海,呈现“抱团”模式。同时,中国民营企业出口产品越来越具有科技味儿,并注重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金发科技等企业在海外业务发展上取得显著成果。

“中国电动三轮车在海外市场的热度持续攀升。”近日,淮海控股集团副董事长安桂辰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举办的新时代民营经济人士培育赋能培训班上,接受中新网采访时透露。他所在的淮海控股集团,自2008年起已将电动三轮车出口至120多个国家,成为这一浪潮中的佼佼者。

近年来,中国电动三轮车在海外备受追捧,一辆中国“三蹦子”在美国的价格甚至超过1万美元。随着市场的发展,中国民营企业出海的模式也在升级。安桂辰指出,过去企业主要是国内生产、整车出口贴牌销售,而现在则需要整个产业链和供应链一起走出去。这种“抱团”出海的模式,不仅有助于保障售后服务,还能显著缩短售后时间、降低售后成本。

中国多地企业都在积极组建出海联盟,如深圳的“百团千企万品出海联盟”、武汉和青岛的企业出海联盟等。这些联盟的成立,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民营企业海外业务的拓展。

在出海模式升级的同时,中国民营企业出口的产品也更加注重科技创新。例如,民营企业巨力索具为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提供了多种专业索具,并在多个海外项目中得到应用。巨力索具总裁杨超表示,他们现在更追求二方认证,直接提出具体数据指标,以确保产品性能符合要求。

此外,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中国民营企业对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也体现在海外业务发展上。金发科技作为全球规模最大、产品种类最齐全的改性塑料生产企业之一,已在多地建立海外子公司和工厂,并积极布局更多海外市场。2023年,金发科技实现海外主营业务收入约79.41亿元人民币,在建产能投资额达6000万元人民币。该企业还正式加入了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致力于推动全世界可持续发展。

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河生表示,他们公司始终致力于生产更多高性能环保再生塑料和生物降解塑料产品,以提升产品的环保属性和市场竞争力。他认为,企业的成功不仅取决于经济指标,更在于其对社会的贡献和对环境的尊重。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