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特朗普预计重返白宫,其政策动向将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文章分析了特朗普政策对全球经济、美联储货币政策及中国经济的可能影响,并探讨了资本市场走势及经济转型方向。

杨德龙 | 立方大家谈专栏作者

近期,全球局势的变动备受瞩目,特别是特朗普预计将于明年1月重返白宫,其政策动向将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对内,特朗普计划延长个税减税期限,推动税改法案永久化,并拟将企业所得税税率进一步下调至15%,旨在刺激经济增长。对外,他宣布将对加拿大、墨西哥及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旨在减少贸易逆差,但此举可能引发贸易伙伴的反制,推高美国物价水平,加剧通胀预期。

特朗普上任后,预计将在基建投资、AI产业等领域加大支持力度,利好美元顺周期及部分科技股,对美债和黄金则构成压力。自其当选以来,美元走强,美债和黄金价格下跌。移民政策方面,特朗普主张收紧移民政策,但放宽对高水平人才的要求,并可能推出更严格的边境政策。

能源领域,特朗普可能回归传统能源政策,加快石油天然气勘探许可发放,减少对新能源补贴,这将对新能源需求构成挑战。同时,他释放出支持加密货币的信号,可能取消民主党对加密货币的监管,推动比特币等加密货币价格上涨。

特朗普还提出推动美元走弱以减少贸易逆差,预计2025年美元走势将较弱。这些政策变化将提振美国经济增长和通胀预期,对外则可能加剧贸易紧张局势。资产价格方面,这些变化有利于风险资产和美元资产,但美股已处于历史高位,存在泡沫风险,2025年美股见顶风险较大。

对中国而言,特朗普的政策变化可能对我国出口造成冲击,影响贸易需求。因此,我国需加大国内政策力度,特别是投资带动消费方面,以应对外需下降的影响。长期来看,特朗普政策的实施可能加大其他市场资产的压力。

美联储方面,将继续延续降息周期,以支持经济增长。预计2025年将继续降息3至4次,将基准利率降至3%左右。同时,美国劳动力市场出现降温,但失业率仍处于低位。中美货币政策偏差减少,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稳定,预计2025年人民币不会出现太大波动。

国内经济方面,我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进入中速高质量增长阶段,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已超过投资和出口的总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提振消费、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支持科技创新等任务,显示出2025年拉动消费的重要性。政策面出台多项逆周期调节政策,包括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和央行重大政策利好等,旨在提振经济增速和投资信心。

中央政治局会议对2025年经济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要求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来推动经济增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释放出全面拼经济的积极信号,包括全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等任务,为经济复苏带来更多机会。

基于政策逐步落地带来的经济数据回升,预计资本市场将延续牛市走势。当前沪深300市盈率较低,具有较大的上涨空间。同时,市场已处于三重拐点叠加的阶段,包括经济拐点、资金流动拐点等,为资本市场带来更多机会。预计2025年资本市场将具有比较强的走牛机会,是牛市的第二波、第三波行情。

经济转型方面,未来能够持续增长的主要包括消费领域、新能源、科技和互联网。消费领域有望迎来估值修复机会;新能源是我国重大的能源战略,新能源汽车、光伏和风电以及锂电已成为我国出口的新三样;科技领域包括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方向将持续表现,但需注意投资风险。此外,港股的科技互联网公司也是2025年的主要投资方向之一。

除了这三大方向之外,券商股作为行情的风向标,在牛市里面表现不俗,值得继续关注。同时,红利股等低估值高股息股票也迎合了一部分追求长期稳定回报的投资者的需求,2025年也将有表现机会。投资者应选择行业的优质龙头企业进行配置,以应对经济增速下降和存量竞争带来的挑战。

(文章来源:大河财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