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欧洲汽车公司为避免排放法规罚款,提高内燃机车型价格引导消费者购买新能源产品。但电动车市场需求衰退,欧盟地区汽车销量未恢复疫情前水平,行业面临巨大挑战。

 为规避即将实施的更为严苛的排放法规可能带来的巨额罚款,欧洲众多汽车公司近期纷纷采取策略,通过上调内燃机车型价格,间接促使消费者转向购买其新能源产品。此前,由于电动汽车补贴退坡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欧盟地区电动汽车的需求曾一度呈现下滑态势。

 Stellantis集团对其法国汽车品牌标致的内燃机车型价格上调了500欧元,雷诺则对燃油SUV车型提价300欧元。与此同时,大众汽车则采取了相反的策略,进一步降低了其入门电动车型ID.3的起售价,目前价格已低于3万欧元,相比之下,该车型在中国地区的售价仅为欧洲的一半。

 根据2023年欧盟的碳中和法律,自2025年1月1日起,所有新售车辆的碳排放将被严格限制在93.5克/公里以内,小货车的排放限制则略为宽松,降至153.9克/公里。而现行的标准则要求欧盟在售车型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15.1克/公里。面对这一挑战,欧洲汽车公司必须大幅提升电动车的销量占比,至2025年达到20%。

 行业专家分析指出,欧洲汽车公司几乎无法避免被罚款的命运。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主席兼雷诺汽车负责人卢卡·德梅奥表示,按照每克二氧化碳超标排放罚款95欧元的计算标准,欧盟地区的汽车公司在2025年后可能面临超过150亿欧元的罚款。他还提到,另一种选择是停止生产约250万辆高排放汽车,但这同样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然而,有消息人士对此表示质疑,认为提高燃油车价格并不能保证电动车销量的提升。他指出,欧盟地区的汽车销量仍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市场复苏速度缓慢。

 在欧洲汽车市场中,梅赛德斯-奔驰、宝马等豪华汽车品牌由于产品线丰富且有余力扩展电动车型,有望在新规下保持竞争力。Stellantis集团虽然有机会达到要求,但近期CEO唐唯实的辞职引发的管理层动荡加剧了合规难度。据报道,唐唯实离职部分原因是由于与董事会无法就碳排放目标达成一致。

 相比之下,以大众为代表的主流汽车品牌则面临更大的挑战。大众汽车可能因在售车型碳排放超标而面临巨额罚款,同时还需要应对外部竞争和工厂关闭等引发的工人罢工等复杂问题。

 多家分析机构,包括投行等,均对欧洲汽车行业的未来表示担忧。随着排放法规的即将实施,虽然预计电动车销量将大幅增长,但即使不考虑罚款因素,今年汽车制造商也将因电动车计划而损失约70亿欧元。

 法国汽车行业协会(PFA)的负责人指出,当前电动车市场占比与目标标准之间存在巨大差距,而政策制定者仍在坚持此前设定的不切实际的目标。欧洲保守派政治团体则认为,由于新规将导致汽车行业数千甚至数万工作岗位的削减,因此应推翻2035年的内燃机禁令。然而,欧洲气候事务负责人则坚称,已确定的长期排放规定为投资环境提供了可预测性,许多汽车公司已按计划开始转型。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