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进入四季度,人民币汇率对美元虽有所下滑,但展现出了较强的稳定性。我国经济基本面向好为汇率提供了关键支撑,未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或成常态,外贸企业应科学管理汇率风险。

刘琪

自四季度拉开帷幕至12月16日,离岸与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分别经历了3.89%和3.8%的下滑。此番波动,笔者认为,主要归因于美元指数的显著走强所带来的被动调整效应。

自10月起,美元指数的飙升已超过6%,其强势地位导致包括欧元和日元在内的多数非美货币均承受了下行压力。具体而言,同期欧元对美元汇率下跌了5.6%,而日元对美元汇率更是下跌了7.33%。然而,人民币在此期间展现出了相对较强的稳定性,其跌幅明显低于其他非美货币。特别是进入12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呈现出企稳的积极态势。

汇率的变动受多重因素影响,但从长远视角来看,人民币汇率的走势根本上取决于我国的经济基本面。我国经济持续向好的基本面为人民币汇率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今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实现了4.8%的同比增长,为全年发展目标的达成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11月份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达到50.3%,创下了自今年5月以来的新高,并连续两个月保持在扩张区间,释放出经济稳步复苏的积极信号。

近期,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进行了明确部署,这一决策不仅提振了市场信心,也为人民币汇率的企稳注入了内在动力。随着这些积极政策的逐步落地并显现成效,预计明年我国经济的基本盘将更加稳固。

同时,我国外汇市场在近年来成功抵御了多轮外部冲击,外汇管理部门在应对此类情况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够有效管理市场预期,为汇率的稳定提供有力保障。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在日前召开的会议中,也传达并学习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强调要增强外汇市场的韧性,稳定市场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自10月以来,CFETS(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等三大一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均呈现出稳中有升的态势,汇率预期也变得更加平稳。但需要明确的是,这并不意味着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保持恒定,而是指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的整体稳定。我国实行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因此,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只是人民币汇率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目前,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已成为常态,并有望在未来继续保持这一态势。在此背景下,外贸企业应牢固树立“风险中性”的理念,科学运用金融工具来管理汇率风险。同时,金融机构也应基于实需原则和风险中性原则,积极为企业提供汇率避险服务,共同维护外汇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