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随着抗通胀进程步入尾声,欧洲央行、瑞士央行和丹麦央行等相继降息,全球降息浪潮本周再度袭来。多数央行希望通过宽松周期应对外部干扰,加拿大央行年内降息五次,瑞士央行利率降至最低。

新华财经上海12月13日电(葛佳明)随着全球抗通胀进程接近尾声,12月12日,欧洲央行、瑞士央行及丹麦央行在短短数小时内相继宣布降息,标志着本周全球降息浪潮再度掀起。分析师普遍认为,鉴于美国后续跨境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多数央行倾向于启动宽松周期,为本国经济抵御外部冲击提供支撑。

周四,瑞士央行出人意料地将政策利率大幅下调50个基点至0.50%,远超市场预期的25个基点降息幅度,这是瑞士央行年内第四次降息,也是自2015年1月紧急降息以来的最大降息幅度。瑞士央行指出,超预期降息的原因在于通胀压力再度缓解,瑞士CPI同比涨幅从8月的1.1%降至11月的0.7%,商品和服务价格涨幅均有所回落。

瑞士央行警告称,全球经济前景充满不确定性,美国经济政策的未来走向不明朗,欧洲政治不确定性上升,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可能削弱全球经济活动。随后,欧洲央行也宣布降息25个基点,这是该行年内第四次降息,也是连续第三次降息。欧洲央行在货币政策声明中删除了“维持政策利率在足够紧缩水平”的表述,引发市场密切关注。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明确表示,货币政策方向明确,短期内欧元区经济增长可能放缓,因此进一步下调了对欧元区经济增长的预期。她透露,部分管理委员会成员曾提议直接降息50个基点,但最终决定降息25个基点。分析师预测,随着欧元区通胀维持在2%左右,叠加经济增长低迷,欧洲央行或将在未来两次会议上继续降息25个基点。

中信证券认为,降息是推动欧元区内需修复的必要条件,同时服务通胀仍具粘性,因此欧洲央行将在未来数次会议上继续每次降息25个基点,预计在2025年前累计降息100个基点。安联首席经济学家吕多维克·苏布朗指出,为应对疲软经济和外部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欧洲央行目前只能通过降息来应对风险,且存在被迫更快、更大幅度降息的可能性。

此外,丹麦央行昨日也宣布降息25个基点,将基准利率下调至2.6%。本周,加拿大央行也连续第二个月降息50个基点,将政策利率下调至3.25%。作为降息的先行者,加拿大央行年内已降息五次,累计降息幅度达175个基点。加拿大央行行长麦克勒姆表示,美国后续贸易政策给加拿大经济前景带来不确定性,可能给经济前景蒙上阴影,影响2025年GDP增速。

综上所述,今年以来,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多数已转向宽松,加拿大央行降息幅度最大,瑞士央行利率最低。尽管挪威央行和澳洲联储尚未步入宽松周期,但业内普遍预计其明年也将加入降息行列。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