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农业食品标准化研究所专家团队在赞比亚开展中赞农业标准化合作示范区项目技术培训,受到赞比亚农业企业热烈欢迎。此次培训累计参与人数超过300人,旨在提升非洲国家农业标准化水平。

新华财经卢萨卡12月11日电(记者彭立军)近期,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麾下的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农业食品标准化研究所专家团队,远赴赞比亚,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赞农业标准化合作示范区项目技术培训。此次培训活动受到了赞比亚农业企业的热烈欢迎与高度评价。

项目首期培训在赞比亚两大农场——中央省的奇邦博农场和南方省的锡纳宗圭农场顺利展开。两大农场分别以种植万寿菊和辣椒为主,规模分别达到9万亩和3万亩,累计为赞比亚创造了上万个就业岗位。此次培训累计参与人数超过300人,不仅规模宏大,而且效果显著,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农业食品标准化研究所的负责人指出,该项目旨在依托赞比亚的大型农业企业,助力非洲国家提升农业标准化水平。通过标准体系的建设与应用,推动当地农业生产方式向标准化转型,相信未来标准化与小而美技术的深度融合,将吸引更多农户参与到标准化生产中来,共同推动农业发展。

在培训现场,专家组围绕标准化增产增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管理、农业社会化服务标准化等多个方面,为赞比亚农场工人进行了为期5天的技术培训。培训内容深入浅出,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让农场工人们受益匪浅。

此外,专家组还深入农场一线,对农场规模化种植、标准化技术使用、基地标准化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详细了解农场作物种植、农产品采收、仓储物流及日常管理等方面的标准化需求,为创新示范基地标准体系建设和推动标准的本土转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培训采用了面对面讲授、现场问答和田间交流等多种形式,不仅使农场工人们掌握了农业标准化的基础知识,还让他们深刻认识到标准化对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后期标准化的辐射带动提供了有力的知识支撑和前期指导。

农场工人卡塞莱玛·莎伦(Kaselema Sharon)在接受培训后表示:“我第一次接触到标准化这个词,感觉很陌生但又充满好奇。但听了专家的授课后,我深刻认识到农业标准化在我们作物生产中的重要性。我也期待在后续的培训中可以学到更多标准化种植技术,为农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农业示范基地的一名负责人也对此次培训表示高度认可:“起初我们也没想到当地工人对标准化的技术会如此感兴趣。现场赞比亚工人学习得非常认真,有的通过手机记录知识点,有的则写在本子上。甚至培训结束后,还有种植工人主动与专家进行交流。这样的培训效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我认为应该持续进行,让更多农场工人和当地种植户能够从中获益。”

据悉,此次中赞农业标准化合作示范区项目技术培训是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和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实施的。两家单位强强联合,共同为赞比亚农业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

中赞农业标准化合作示范区项目技术培训现场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