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欧贸易报告发布,显示中欧货物贸易以工业制品为主,机动车贸易增长迅猛。同时,欧盟对华电动汽车采取裁决措施,企业面临营商环境不确定性挑战。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张冰)12月9日,欧盟中国商会携手罗兰贝格于比利时布鲁塞尔联合揭晓了《直面挑战砥砺前行——中国企业在欧盟发展报告(2024/2025)》。该报告深刻揭示了中欧货物贸易的当前态势,指出中欧贸易依旧以工业制品为主导,其中机械及运输设备占比已超越50%,品类结构维持了相对稳定的格局。

报告截图

报告详细数据显示,2023年中欧贸易往来中,机动车成为了进出口增长最迅猛的品类。在欧盟进口中国的贸易额前20小类中,机动车进口额实现了37%的显著增长,总额达到129亿欧元;同时,欧盟向中国出口最多的商品品类也属机动车,总额高达194亿欧元。

此外,报告还关注到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的一系列裁决措施,这些措施已对欧盟的营商环境及中国相关企业在欧洲的发展信心造成了持续冲击。具体而言,超过三成的受访车企已降低了对欧洲市场重要性的评估,部分企业甚至考虑推迟在欧洲建厂或调整发展计划。尽管如此,仍有部分受访车企表示,尽管投资国别或具体计划有所调整,他们仍计划在欧洲投资建厂。

报告进一步指出,“不确定性”已成为当前在欧运营的中国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高达78%的受访企业认为欧盟的营商环境“不确定性增高”。中国企业普遍担忧泛政治化趋势对商业领域的潜在影响,并呼吁欧盟为在欧运营的中国企业创造一个更加公平、公正且可预期的市场环境。

(文章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