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现货黄金市场震荡下行,多重因素交织影响金价走势
AI导读:
上周国际现货黄金市场呈现震荡下行趋势,周跌幅0.62%。本周市场焦点转向美国11月CPI报告,同时地缘政治局势和机构持仓也对金价产生重要影响。投资者需密切关注这些因素的变化。
新华财经北京12月9日电 上周(12月2日-6日当周),国际现货黄金市场呈现出震荡下行的趋势,开盘价为2653.12美元/盎司,最高触及2657.02美元/盎司,而最低则跌至2613.36美元/盎司,最终报收于2633美元/盎司,周跌幅达到17美元或0.62%,连续两周周K线收阴。
进入新的一周,美联储官员进入静默期,市场焦点转向即将公布的美国11月CPI报告。若通胀数据高于预期,金价可能承压;反之,符合预期或低于预期的通胀数据则可能对金价构成支撑。此外,11月中国央行重启购金,为金价提供了一定的提振作用。
非农报告方面,上周公布的美国11月非农就业数据基本符合预期,市场对美联储12月继续降息的预期显著增强。同时,地缘政治博弈持续,为金价提供了支撑。具体来看,美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录得增长,但失业率略有上升,劳动力市场表现喜忧参半。尽管如此,掉期市场预计美联储12月降息的可能性仍高达85%。
除了非农报告,上周公布的其他美国劳动力市场指标也呈现出复杂态势。一方面,ISM制造业就业指数和JOLTs职位空缺均显示就业市场有升温迹象;另一方面,ADP就业人数、ISM服务业就业指数以及初请失业金人数等数据则显示就业市场出现降温迹象。这些分歧使得市场对美联储未来降息的节奏产生了不同预期。
在美联储12月利率决议前,本周即将公布的CPI报告将对美联储的利率预测产生重要影响。若11月CPI数据再度大幅上涨,美联储可能难以坚持降息立场。
地缘政治局势方面,尽管近期有关地区达成停火协议的消息削弱了黄金的避险买盘,但地缘政治局势的影响依然显著。以色列对黎巴嫩南部的袭击以及叙利亚局势的突变等事件均支撑了黄金的避险需求。
机构持仓方面,金价自历史高位回调后,机构买盘呈现出复苏迹象。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11月各国央行黄金净购买量达到今年以来最高水平。此外,中国央行在连续6个月暂停购金后,首度恢复购买黄金储备。
从技术面来看,金价连续震荡,仍在特定区域内波动。若金价向上突破关键压力位,可能激发新的买盘兴趣;若向下破位,则需关注支撑位的有效性。具体到国内期货市场,沪金和沪银合约也呈现出不同的压力与支撑位。
综合来看,国际现货黄金市场仍面临多重因素的影响,包括美联储政策、地缘政治局势以及机构持仓等。投资者需密切关注这些因素的变化,以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
(作者:李跃锋,北京黄金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