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韩国总统尹锡悦因戒严事件引发在野党弹劾,但执政党议员离场抵制导致表决中断。尹锡悦面临多重冲击,包括来自执政党、在野党、司法等方面的压力,以及可能引发的政治极化、社会动荡、经济下滑和外交瘫痪等问题。

12月7日,韩国国会因执政党议员离场抵制,导致总统尹锡悦的弹劾案表决被迫中断。国会议长决定推迟至次日凌晨进行表决,以等待执政党议员回归投票。然而,韩国舆论普遍认为,由于执政党已明确表示缺席投票,弹劾案或因未达到法定人数而失效。

此次弹劾案源于尹锡悦宣布的戒严事件,引发在野党强烈不满,并决定发起弹劾。但执政党立场多变,从最初的一致反对到暗示可能支持弹劾,最终仍以离场方式抵制表决,意图保护自身权力和地位,同时着眼下一次总统大选。

据环球网援引韩联社消息,截至投票截止时间,共有195名议员完成投票,未达到法定人数。在野党阵营总计192席,不足以通过弹劾案所需的三分之二票数,需要执政党8名议员“倒戈”。然而,执政党最终选择保尹锡悦,导致弹劾案陷入停滞。

尽管尹锡悦暂时躲过一劫,但韩国舆论普遍认为,他仍面临来自执政党、在野党、司法等多方面的冲击。执政党可能为其安排“植物人总统”或辞职两条路,而在野党誓言将在12月11日再次提出弹劾案。此外,韩国警方已对尹锡悦涉“内乱罪”展开调查,检方也组建特别调查本部。

分析人士指出,一旦弹劾案通过,尹锡悦将立即停职,由国务总理代行总统职务,并送交宪法法院审理。审理过程最长需要180天,期间韩国政府将处于看守状态,由总理领导。然而,由于总理角色弱势,看守政府也将相对弱势,可能导致韩国政坛出现新的内乱。

此外,戒严风波以及弹劾之战将对韩国造成多方面冲击,包括政治极化加剧、社会动荡加剧、经济下滑以及外交瘫痪等。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俊生认为,此次事件不仅重挫韩国作为民主国家的国际形象与信用,更会导致尹锡悦的“价值观外交”难以为继。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