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12月2日晚,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修订了新的《出口管理条例》,将136个中国相关实体添加到“实体清单”,主要涉及半导体领域。中国商务部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并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12月2日晚,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对《出口管理条例》(EAR)进行了修订,将136个中国相关实体列入“实体清单”,主要涉及半导体领域。此举无疑对这些公司的国际供应链造成了重大冲击。

记者梳理发现,这些实体大多与半导体制造设备紧密相关,涵盖了北方华创、拓荆科技、凯世通、盛美半导体、中科飞测、华海清科、芯源微等多家知名企业,涉及涂胶显影、刻蚀、薄膜沉积、清洗、去胶、离子注入、CMP、封装测试等多个关键环节。此外,南大光电、新昇半导体等半导体材料公司,以及华大九天等EDA公司,还有紫光国微、闻泰科技等芯片公司,同样被列入清单。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建广资本和智路资本等事业单位和投资机构也未能幸免。这些实体被纳入“实体清单”,无疑将对中美乃至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合作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商务部对此迅速作出回应,称美方此举是典型的经济胁迫行为和非市场做法,严重破坏了市场规则和国际经贸秩序,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构成严重威胁。中方将坚决反对并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近期,美国政府进一步加强对华半导体限制措施的传闻不绝于耳。从限制韩国公司向中国大陆提供HBM芯片,到要求台积电和三星电子停止向中国客户供应7nm及以下的AI/GPU芯片,再到计划将200家中国芯片公司列入实体清单,美方的一系列动作引发了广泛关注。然而,对于这些传闻,美国官方及台积电等代工厂均未给出正面回应。

尽管如此,英伟达等美国半导体企业仍视中国为重要市场,并努力在遵守法令与推进科技合作之间取得平衡。这一态度也反映了全球半导体产业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和期待。

半导体产业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