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拜登公布高达两万亿美元的“美国就业计划”,旨在回馈核心选民、解决国内问题、应对中国挑战。然而,该计划面临缺乏国内共识、财政基础薄弱、国际合作难题等挑战,难以成为新世纪的罗斯福“新政”。

3月31日,美国总统拜登揭晓了一项高达两万亿美元的“美国就业计划”。这一计划若得以实施,将成为与罗斯福“新政”相媲美的大规模政府投资方案,深刻影响美国的政治经济格局。该计划主要包含三大意图。

首要目的是回馈核心选民。拜登在匹兹堡这一传统工业城市宣布了此计划,承诺大规模重建美国基础设施,为底层民众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升工会影响力,改善少数族裔收入,并振兴破败社区与公立学校。拜登希望通过这些措施争取特朗普的支持者,尤其是通过振兴乡村地区来扩大影响力。

其次,该计划旨在解决美国当前面临的一系列政治经济问题。美国在新自由主义秩序下逐渐走向“极化”,成为发达国家中收入最不平等的国家。拜登希望通过此计划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就业水平,抑制社会分化,并增强国家应对危机的能力。拜登不仅关注基础设施重建,更试图解决贫富分化等深层次问题。

再者,拜登的“美国就业计划”还意在应对中国的挑战。美国担忧中国崛起会影响其在世界政治中的领导地位,特别是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研发投入上的显著优势。因此,拜登提出鼓励清洁能源技术及制造业发展,加强对基础设施的投资,提升公共教育,加大关键技术投资,鼓励新兴产业发展,保障供应链安全。

然而,拜登的方案也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是缺乏国内共识。美国已转变为后工业国家,工会力量弱小,难以支持拜登方案形成新的共识。拜登的方案虽然支持者广泛,但缺乏组织,相比之下,企业则拥有更强大的反对力量。

其次是财政基础薄弱。拜登计划需历时八年,每年调用美国GDP的1%来实施。然而,美国联邦政府债务已攀升至GDP的140%,难以通过国债支撑。拜登希望通过增税来筹集资金,但这一政策缺乏实施基础,可能引发企业外流。

最后是国际合作难题。拜登的方案需要大规模跨国协调,但美国前期的政策调整已损害其国际声誉与政策可信度。在全球新冠疫情冲击下,各国都有经济增长与就业压力,难以配合拜登的全球最低税谈判。

综上所述,拜登的“美国就业计划”虽然宏伟,但当前美国政府缺乏相应的国家能力来支撑这一社会再造工程。该方案既难以达成国内共识,也难以实现国际协调,因此难以成为新世纪的罗斯福“新政”。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