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再陷疫情封锁,经济复苏蒙阴影
AI导读:
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局势再次席卷欧洲,多国宣布实施新一轮封城抗疫措施,经济学家们对欧元区第四季度经济前景普遍持悲观态度,经济复苏希望再次蒙上阴影。
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局势再次席卷欧洲,多国相继宣布实施新一轮的封城抗疫措施。欧盟统计局10月3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尽管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主要经济体第三季度GDP显著回升,超出市场预期,但经济学家们对欧元区第四季度经济前景普遍持悲观态度。英国《金融时报》2日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18位经济学家预测欧元区第四季度GDP或将萎缩2.3%。同时,有英国金融机构预测,英国经济今年第四季度的反弹力度也将弱于8月的预期,最好的情况可能是维持零增长。
经济学家们指出,德国、法国等欧元区主要经济体占比较大,全国性封城政策对欧洲服务业造成了沉重打击。然而,由于此次封锁力度相较于4月时有所减弱,对供给端的影响相对较小,对制造业的冲击也相对有限。欧元区国家的制造业供应链保持宽松状态,出口有望继续反弹。
随着法国、德国于10月28日宣布全国性封城,英国首相约翰逊也于10月31日宣布,英格兰地区将实施为期一个月的第二轮封锁措施,非必要零售和休闲行业将关闭至少四周。同时,奥地利、比利时等国也启动了全国性封锁政策。欧洲疾控中心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近14天来,欧洲地区新冠肺炎确诊率持续攀升,捷克和比利时的平均每10万人感染率分别高达1561例和1702例,斯洛文尼亚和卢森堡的感染率也超过1000例。
此外,欧洲地区新冠肺炎病患住院率与死亡率也升至警戒线。比利时、意大利的住院病患人数分别超过6000人和17000人,其中比利时的住院人数已超过4月水平。法国60%的ICU病床被新冠肺炎患者占用,此前这一比例为40%,葡萄牙重症监护室病患数量也已升至四月高位。这一系列数据使得欧洲经济复苏的希望再次受到打击。
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作为欧元区的主要经济体,占欧元区GDP总额的近75%。目前,除意大利外,其他三国均已宣布实施全境封锁措施。欧洲经济研究所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德国经济景气指数曾达到近20年来的最高点77.4点,但进入10月后,该指数骤降至56.1点。法国国家统计局也将法国第四季度的经济增长预测由1%下调至0。法国经济与财政部长勒梅尔表示,由于第二轮封锁政策,预计今年法国GDP将萎缩11%。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此次封锁力度并未像春季那样严厉,因此被一些经济学家称为“软封锁”。经济学家们认为,欧洲各国的应对举措主要集中在社交端,对需求端的冲击较大,但与春季时需求端与供给端共同受到冲击的情况相比,制造业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弱。目前,全欧范围内并未出现大的制造业企业大范围停工停产的情况,政府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实行远程办公,但民众仍可外出工作,学校也正常授课。
对于服务业而言,由于其占欧元区经济比重较大,因此将拖累欧元区的经济增长。IHS Markit的数据显示,10月欧元区制造业PMI指数小幅提升至54.4,表明生产活动具有韧性。但同期服务业PMI指数则降至46.2,体现了疫情对消费行为的制约。未来,欧洲服务业的发展还将面临流感季和圣诞节假期等多重因素的挑战。虽然圣诞节旅行和零售活动的增长将有利于消费,但服务业整体增长或将相对缓慢。
此外,封锁举措还会影响消费者行为。与第一次封锁带来的影响一样,大多数家庭会考虑增加更多储蓄,这将抑制消费。而即便封锁政策结束,欧洲民众的消费热情也恐怕难以快速恢复。对于中小型零售企业而言,它们还担心这种封锁会更有利于大型连锁企业,如大型连锁超市和亚马逊等电商公司,其市场份额将进一步被蚕食。为此,德国政府和法国政府已表示将提供资金补贴受影响的中小企业。
然而,并非所有经济学家都对欧元区经济前景持悲观态度。安联保险首席经济学家乌特莫尔认为,尽管许多经济学家下调了第四季度欧元区经济预期,但由于此前大多数欧洲企业都有了应对封锁政策的经验,因此这一轮封锁对其的冲击将不会像上次那么大。如果乐观预期的话,封锁政策对欧洲企业的负面影响或为4月的一半。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有删改)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