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区深化校地合作,推动高水平农业发展
AI导读:
11月29日,南海区召开岭南复耕地种植大豆新品种新技术现场会,深化与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合作,推动高水平农业发展。华夏24号大豆亩产量远超全国平均,为当地农业带来新机遇。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黄健源通讯员南农宣)11月29日,一场聚焦岭南复耕地种植大豆新品种新技术的现场会,暨佛山市南海区与高校深化高水平农业合作的对接会在里水镇隆重召开。
会上,南海区区长王勇明确表示,南海区政府将携手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进一步深化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让科学家们的论文真正扎根于田野。
当天,来自华南农业大学、南充市农业科学院、甘肃农科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佛山大学及广州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等单位的专家、教授齐聚一堂,先后参观了南海区南方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示范基地和佛山顶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狮山基地,实地观摩了大豆种植测产及机械化展示,深入了解了复耕地种植大豆的新品种和新技术。
经专业测算,南海区南方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示范基地种植的华夏24号大豆,亩产量高达232.69公斤,远超全国大豆平均产量130公斤/亩,实现了近一倍的增长。这一成果不仅是对种植方广东华豆科技有限公司的肯定,更是对南海区以种业振兴为核心,推动高水平农业发展的新质生产力的重大鼓舞。
据了解,广东华豆科技有限公司作为里水高水平农业的代表企业之一,于2022年在贤鲁岛启动了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致力于种植主粮,并示范缓解基本农田非粮化问题。同时,公司还打造了大豆、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的育种繁种展示基地。
华豆科技总经理年益多介绍,该示范基地的土地原为绿化苗种植地,地形崎岖不平,一度失去农作物种植条件。然而,在2022年,华豆科技启动了全面的土地修复工程,成功将其转型为大豆育种基地。目前,基地种植的大豆品种包括华南农业大学最新选育的“华夏24”“华夏14”等,这些大豆品种具有高产、虫害少、蛋白质含量高等优点。
“经过三年的试验,华夏24号大豆的平均亩产量达到了232.69公斤。”年益多表示,华豆科技将继续种植更多优质品种的大豆,并将其推广到全国各地,以带动当地农民增产增收。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