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车企加速布局增程式电动车,市场竞争将愈发激烈
AI导读:
随着增程式车型市场持续升温,多家车企纷纷宣布加入增程式阵营,其中不乏此前曾嫌弃增程式技术“落后”的合资车企。业内人士指出,这一转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燃油车市场份额缩小,纯电产品难以打开市场,增程式技术被视为解决困境的有效途径。
随着增程式车型市场持续升温,多家车企纷纷宣布加入这一阵营,其中不乏此前曾嫌弃增程式技术“落后”的合资车企。近日,北京现代常任副总经理李双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北京现代计划在2026年推出行驶里程超900公里的增程电动车,作为现代汽车“十年中长期”战略布局的关键一环。而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也相继宣布将推出增程式车型,分别计划从2026年至2030年推出18款新车型,其中包括2款增程式车型,以及到2025年推出12款全新新能源车型,涵盖增程式动力。
今年10月,长安马自达更是率先推出包含增程式动力的新车马自达EZ-6,最大综合续航里程超过1300公里。这一系列动作表明,合资车企对增程式技术的态度已发生显著转变。
业内人士指出,合资车企押注增程式车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燃油车市场份额在缩小,而纯电产品又难以打开市场。增程式技术被视为解决这一困境的有效途径,被部分合资品牌视作快速打开新能源市场的“救命稻草”。以北京现代为例,其燃油车销量连年下降,而电动车市场表现也不理想,错过了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的“黄金”发展阶段。
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10月,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6.2%,远低于自主品牌。在燃油车市场整体下滑以及纯电车型表现乏力的背景下,合资品牌希望借助混动车型市场的“春天”,实现绝地反击。插电式混动车,尤其是增程式电动车,当前正处于市场发展的“黄金时期”。今年1-10月,增程式车型的增速为99.2%,虽然目前市场份额还处在低位,但增长潜力巨大。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玩家进场,增程式车型市场的竞争也将愈发激烈。合资品牌的增程车型多数会在2025年和2026年大规模推向市场,届时能否抓住机遇,吃到市场红利,将变得充满未知。
(图片来源:网络,文章来源:时代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