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金公司最新研报指出,锂电板块已显现底部特征,2025年随着产业链价格稳定和供需关系改善,各环节有望迎来基本面复苏。同时,新一轮技术大周期启动,固态电池等新技术将加速产业链升级。

新华财经北京11月29日电 中金公司最新研究报告深度剖析了锂电板块的发展前景。报告指出,经历近三年的市场调整,锂电板块目前已显现底部特征。展望2025年,随着产业链价格趋于稳定及供需关系的好转,各环节有望迎来基本面复苏的拐点。尤为重要的是,固态电池等新技术引领的新一轮技术大周期正在启动,这将为产业链的全面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中金公司详细阐述,产业链扩张的高峰期已过,预计2025年各环节供需关系将显著改善。2021至2022年间,产能周期的固定资本开支达到高峰,预计2023至2024年间,供需关系将加速宽松。自2023年起,产业链各环节的资本开支增速已放缓,电池电解液环节更是率先回落。至2024年,各环节资本开支将全面回落,考虑到产能建设周期通常为1至2年,因此预计2025年起,产业链新增供给的释放速度将有所放缓。在需求端,受全球新能源车需求回升以及光储平价推动全球储能需求释放的影响,2025年锂电需求有望维持高增长,供需关系将迎来边际改善。

基本面底部已确立,各环节在2025年有望逐步迎来向上拐点。当前,产业链各环节价格均处于低位,进一步下降的空间有限。随着供需关系的改善,头部厂商的稼动率有望进一步提升,预计2025年各环节将逐步迎来盈利向上拐点。从细分环节来看,电池环节受产能周期的影响相对较小,龙头和二线头部厂商有望平稳穿越周期;材料环节中的铁锂正极、电解液及六氟行业盈利状况普遍不佳,但在头部稼动率饱和的背景下,这些行业具备涨价的基础,有望率先实现基本面的反转;负极整体盈利状况尚可,盈利预期稳中有升;而隔膜环节因前期设备产能制约,产能周期较其他环节有所延迟,盈利仍处于筑底阶段。

锂电行业迎来了新一轮技术创新的大周期,产业升级有望提速。当前,围绕高安全性、使用便利性和持续降低成本的需求,锂电行业正迎来新一轮技术大周期的起点。固态电池、超快充、干法电极、硅碳负极、4680电池等新技术正在加速进入商业化或规模化量产阶段,这将有望加速产业链升级,并在中期推动需求再提速。

然而,风险依然存在,包括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可能不及预期、全球储能装机需求可能不及预期、市场价格竞争加剧导致盈利下滑以及新技术产业化进展可能不及预期。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