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市场监管总局正在完善预制菜标准体系,包括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同时社会团体也发布相关团体标准,旨在服务和规范预制菜产业发展。

新京报讯 11月28日,市场监管总局在回应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关于预制菜产业的建议与提案时透露,正在全面加速预制菜标准体系的建立健全。

市场监管总局明确表态,将致力于完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据悉,国家卫生健康委已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制菜》项目正式纳入2024年度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计划,并已成立专项工作组,按部就班地推进标准的制定工作。同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也在紧锣密鼓地组织研制《预制菜术语与分类》,旨在明确预制菜的相关术语定义及分类。

此外,地方标准的制定也被积极推动。江西省、辽宁省大连市、陕西省咸阳市等多个地区,已结合本地实际发布了包括《预制菜冷链运输配送管理规范》《海鲜预制菜产业园区建设指南》《预制菜配送技术规范》在内的26项地方标准,旨在更好地服务和规范预制菜产业的健康发展。

在行业标准方面,自“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已先后制定了《方便菜肴》等6项与预制菜相关的行业标准计划。同时,中国饭店协会、广东省企业创新发展协会、汕尾市餐饮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也积极参与,分别发布了《预制菜产品分类及评价》《预制菜肴广式烧鹅(鸭)》《预制菜汕尾小米(薯粉饺)》等团体标准,为预制菜产品的品质分级及生产质量管理提供了明确的标准指导。

(文章来源:新京报;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