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生命健康论坛聚焦生物技术创新与概念验证
AI导读:
复旦大学生命健康产业科技高质量发展论坛探讨生物技术创新与产业需求,复旦校长金力与近岸蛋白董事长朱化星共话底层逻辑。惠和生物研发的三特异性抗体药物CC312获批临床试验,复旦联合多家机构启动概念验证中心。
近日,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在生命健康产业科技高质量发展论坛上,与近岸蛋白董事长朱化星探讨了生物技术创新的底层逻辑。金力院士强调,如何将根技术和底盘技术转化为实际应用是当前的重要课题。
金力院士与朱化星博士均为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原生物学系)的校友,此次论坛吸引了众多复旦校友及学术界、产业界、投资界专家和政府官员的参与。论坛围绕生命健康科技的创新趋势、产业需求以及资本与科创的深度融合进行了深入探讨。
朱化星博士在题为《拥抱生物学的自由》的演讲中,引用了复旦大学的“民间校训”——“自由而无用”,并认为生命科学的基础研究需要鼓励科学家的自由探索。只有掌握了看似无用的基础性科学原理,才能孕育出颠覆式创新成果。
基于这一理念,朱化星创立了近岸蛋白和惠和生物。惠和生物研发的CC312冻干粉针剂,是国内首款、全球第三款基于CD28共刺激信号的三特异性抗体药物,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CD19阳性B细胞恶性血液肿瘤。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两名受试患者用药后耐受良好,其中一名有18年病史的患者出现了疾病好转迹象。
CC312的研发并非一帆风顺,三特异性抗体药物在当时并非资本市场的热门投资领域。但朱化星带领团队坚持研发,最终获得了诺恺莘康基金3000万元的投资。他认为,三抗药物的底层逻辑在于增强免疫细胞的功能并让其杀死肿瘤细胞,这体现了生物学的协同效应。
此外,CC312还展示了治疗其他疾病的潜力。今年8月,惠和生物申报的1类新药CC312冻干粉针剂获批进入临床试验,适应症为系统性红斑狼疮。
为了培育更多的生物技术创新成果,复旦大学技术转移中心联合多家机构启动了“大健康概念验证中心高质量发展生态伙伴平台”。该平台将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服务链和金融链的融合,促进早期科技成果的概念验证与创新转化。
莘泽智星港高质量孵化器合伙人徐荣博士介绍了概念验证中心的起源和功能。他认为,概念验证可分为技术可行性与原型验证、产品商业化规划、投资交易转化规划、创立公司规划和知识产权规划五个方面。完成这些验证和规划,将为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提供重要参考。
此外,2024全球生命健康科技概念验证大赛也在论坛上举行了“金概念奖”颁奖仪式。大赛旨在辅导参赛项目确立“概念验证实施计划”,并为科学家购买技术验证服务提供资助。最终,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团队的抗癫痫及镇痛小分子药物研发等10个创新项目脱颖而出,获得“金概念奖”。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