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绒服造假产业链曝光:消费者如何自保?
AI导读:
央视曝光7万件儿童羽绒服无真羽绒后,各地严查羽绒服造假。造假已形成庞大产业,消费者仅凭检测报告难以分辨真伪。地方监管若与产业利益绑定,治理难度加大。
“丝袜奶茶”可缺丝袜,但羽绒服若无羽绒却成市场常态?近期,央视揭露“7万件儿童羽绒服内无真羽绒”丑闻后,各地纷纷展开严查。面对羽绒服造假泛滥,消费者仅凭“性价比”考量,是否还有反击之力?
穿着不久便跑毛掉絮,剪开面料惊见填充物非羽绒。羽绒服造假如同其他商品造假,市场难以避免,亦是监管部门打击监控的重点。然而,此次曝光显示,羽绒服造假已形成庞大产业,拥有上下游完整产业链,包括检测报告、吊牌、水洗标、羽绒充气标等一应俱全。
显然,造假已非简单作坊式操作。高水平山寨企业所制产品与检测报告,甚至可能比真品更逼真。消费者即便按照专家攻略,对羽绒服进行拍打、按压、嗅闻、揉搓等检验,亦难以分辨真伪。更令人咋舌的是,企业能针对不同等级城市消费者,发送不同品质货品。若再掌握平台消费者支出能力,则锁定性更强。例如,向欠发达地区发送更多假货,因这些地区监管与消费者识别能力相对较弱,给跨地区监管带来更大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涉事企业所在两大城市,羽绒产业均为当地龙头。如某产业园年产羽绒服超8000万件,影响面之广可见一斑。面对这些经济支柱,当地部门是否存在选择性保护,放弃监督?造假背后原因复杂,若监管有意疏忽,消费者仅凭检测报告难以自保。
按热点衰减规律,羽绒服事件或很快被消费者遗忘。而财力雄厚、背景强大的企业,即便受罚亦可能屹立不倒。尤其是代工企业,生产能力强大,一个样品可供给不同品牌,自身深藏不露。若地方监管与产业利益绑定过深,难免放水走过场。
那么,是否真有长效监督与惩处机制能发挥作用?此产业不会消失,涉及漫长产业链。甚至,羽绒服换个名字如“轻羽”“仿羽”“高绒”等,亦能真假难辨。加之直播鼓吹,价格诱人,部分消费者忽视经济规律,难以分辨真伪,仍主动买单。放弃高端市场,满足旺盛的中低价需求,造假产业便拥有长期生存空间,治理难度加大。
(文章来源:羊城晚报,图片来源于网络)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