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碳酸锂价格在经历7-8月淡季后,于2024年11月中旬短期回升至8万元/吨。下游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需求超预期,推动碳酸锂价格上涨。供需双强格局持续,但长期下降趋势或未改变。

7—8月的淡季结束后,碳酸锂价格在2024年11月中旬迎来了预期中的短期回升,重返8万元/吨的价位。

此前,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经历了持续下滑,7月跌破9万元大关,8月进一步跌破8万元,并在10月下旬前都未能止住跌势。然而,从10月24日起,碳酸锂价格出现了转机,每日上涨500元或1000元。到11月13日和14日,更是两天内猛涨了5000元,达到8.2万元/吨的高点。尽管11月15日价格略有回落,但仍稳定在8万元/吨左右。

此次碳酸锂价格的回暖与下游需求超预期的“银九金十”旺季密切相关。上海有色网新能源分析师马睿指出,在11月终端需求的强劲刺激下,正极材料的排产显著增加,进而拉动了对碳酸锂现货的采购需求。上游锂盐厂挺价情绪强烈,报价随之上调。我的钢铁网分析师李嘉宁则认为,本轮价格上涨的核心在于短期需求超预期缓解了持续累库的压力,市场价格因此得到修复。但长期来看,若价格在当前区间震荡,全年仍可能面临供给过剩的风险。

动力及储能市场的共同发力是推动碳酸锂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在需求超预期的刺激下,碳酸锂价格在回暖多日后出现了大幅上涨。10月的数据显示,相对于供应端碳酸锂产量微增4%,需求端的电池产量增长了12%,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了11%。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强劲增长态势延续了传统旺季的势头,乘联会初步预估10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达到140万辆,同比增长58%。多家新兴品牌汽车销量同比大幅增长,一些领先品牌更是创下了单月销量的历史新高。

11月14日,我国新能源汽车达成了年产千万辆的里程碑。随着多家车企的整车同时驶下生产线,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购车补贴和宏观向好等因素在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国内储能市场需求也在年末并网装机需求的推动下维持着高景气。欧洲市场表现平平,而美国则可能因政策变化而侧重于支持和扩大传统能源,导致新能源相关支持政策的不确定性增加。因此,一些美国储能项目可能会选择“抢装”以获得现有的补贴。

目前,碳酸锂市场呈现出供需双强的格局。数据显示,受铁锂材料排产稳步增量驱动,10月中国碳酸锂需求总量达到8.8万吨,环比增加3.7%。同期,中国碳酸锂总产量约为5.97万吨,环比增加4%。马睿表示,受下游需求持续走高刺激,部分锂盐厂排产将有所增加,且仍有氢氧化锂转至碳酸锂的增量补充,国内碳酸锂总产量将稳中上行。然而,供需双强下,国内产出现在仍无法完全满足需求,10-11月仍维持较大幅去库之势。这将从基本面为价格形成支撑。

当前的碳酸锂价格仍处于盈亏平衡的边缘。不同生产方式的成本差异较大,盐湖生产碳酸锂成本在3—4万元/吨,而锂辉石和锂云母矿的成本则分别高达6—8万元/吨和7—9万元/吨。外采锂辉石矿和锂云母矿的成本则更高。供给端碳酸锂产量在当下的价格区间之下并无增产的动机,而由于大厂云母产线的停产,近期的单月云母料产量已从全年高位回落近万吨。在经历了近两个月的震荡后,大部分锂盐厂的出货价格已经固定下来,达成了产量销量的平衡。

李嘉宁认为,碳酸锂已经不再是“严重过剩品种”。此前,11月和12月是库存大幅累积的时段。然而,今年下游需求爆发,11月的库存去化情况也超过预期。预计直到今年底,碳酸锂将连续去库4个月。到12月底,中国碳酸锂全库存预计将不足8万吨,库存压力不大。尽管如此,一些汽车零部件企业对于行业旺季回暖的反应仍较为平静。蓝海华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经营方面还是比较稳定,但订单量相比过去增速较快的阶段有所减少。

上下游仍在博弈中。11月15日,碳酸锂价格回落2000元至8万元/吨。我的钢铁网数据显示,下游在进行刚需采买,市场出现部分成交。预计短期内锂盐价格将继续震荡运行。这或许意味着长期下降的趋势并未发生改变。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碳酸锂价格走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