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商用车产业发展会议在湖北十堰举行,会议以“开辟新赛道,汇聚新动能”为主题,深入探讨商用车发展新机遇、挑战及未来趋势。会议旨在推动商用车产业向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转型,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十堰市作为商用车制造重镇,提出锚定世界一流商用车目标,加快转型升级。

商用车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领域,正面临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如何提振市场信心、促进产业转型,并探索新的发展路径,是当前商用车行业的核心课题。3月26日至28日,为期三天的2025商用车产业发展会议在湖北十堰隆重举行,吸引了来自行业主管部门、湖北省及十堰市领导、整车及产业链企业高层、物流运输企业代表、院士及研究院所专家等共襄盛举。

本次会议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主题为“开辟新赛道,汇聚新动能,发展商用车产业新质生产力”,采用“1+1+6+N”模式,深入探讨商用车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及未来趋势。会议旨在增强发展动能,优化发展生态,推动行业向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转型。

高屋建瓴,为商用车产业谋篇布局

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苏波提出,商用车产业在新技术演进下,既面临历史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他建议,要坚持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升级;坚持绿色发展,推动节能减排;坚持开放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十堰市委书记黄剑雄表示,商用车产业变革既是挑战,也是超车机遇。十堰市锚定世界一流商用车目标,以新质生产力为牵引,加快转型升级,为汽车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李克强提出,商用车智能化发展需聚焦突破“卡脖子”技术,构建“中国标准”智能驾驶体系,筑牢安全防线。他建议开放示范区路权,探索法规配套体系,给予新能源商用车长效激励;建立国家级商用车数据中台,推动数据互通;联合行业优质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指出,2024年我国商用车出口同比增长17.5%,海外发展已成为重要领域。行业企业应向体系共建转型,提升国际竞争力。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宋志明建议,解决市场内卷问题,构建新商用车产业生态,开展技术创新,推动高阶自动驾驶及大功率氢燃料电池商业化应用。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张祖同表示,商用车正从传统能源向新能源转型,从单一运输工具向智慧物流平台升级。东风汽车将坚持创新驱动,致力于商用车新能源化、智能化技术突破。

十堰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永辉指出,十堰市商用车市占率领先,已成功下线国内首款纯电动重型矿卡,稳步推进“车路云一体化”建设。十堰市将持续打造优质营商环境,为商用车企业提供平台和服务。

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新强表示,新材料、新技术正重塑汽车产业发展格局。华工科技将加强与十堰市合作,推动商用车供应链建设。

克诺尔集团亚太区主席徐保平指出,克诺尔集团将加大在中国投资,深化合作,做中国车企出海护航者。

多项发布,展示商用车创新成果

开幕式上发布了《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发展研究报告(2025)》,该报告系统论述了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发展现状及趋势,为行业提供决策参考。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组织开展了2025中国商用车创新技术成果推荐活动,共有30项创新技术成果脱颖而出,充分展示了我国商用车产业链的创新成果和技术进步。

十堰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本次会议开幕式共有38个重点合作项目签约,投资总额达173.85亿元。

凝心聚力,共绘商用车未来图景

业内普遍看好2025年商用车市场增长态势,认为存在较大发展机遇。多位嘉宾围绕商用车发展新方向、新路径及新模式发表演讲,提出相关建议。

康明斯(中国)全球副总裁汪开军表示,公司将发布50个重点项目,为中国商用车产业低碳转型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一汽解放总经理于长信提出,一汽解放将持续加大投入,协同行业资源,共同攻关,推动商用车智能化转型。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邵华分享了五大建议,包括深化技术创新、构建产业生态、响应政策导向、拓展国际化布局及拥抱AI等。

重庆长安凯程总经理兰祥文指出,无人物流车将加速物流成本降低,建议推动产业合规发展。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数字能源全球充电业务总裁刘大伟预测,未来五年重卡领域新能源车型销量将超过60万辆,渗透率超过50%。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商用事业部总工蒋于伟分享数据,预计2025年新能源商用车销量将达到110万辆,电动化率为29%。

欧洲汽车工业协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张硕分享了欧洲商用车电动化趋势及欧盟的务实灵活措施。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副处长谢国平指出,商用车智电化特征与乘用车存在差异,需采取不同策略。

天津大学中国汽车战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焱建议,商用车企应从认知、行动和能力三方面着手,实现数字化转型。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关键词:商用车,十堰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