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石油工程材料研究院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套石油化工用聚乙烯管道太赫兹在线自动检测设备成功应用,标志着中国石油在非金属管道检测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为聚乙烯管道热熔接头焊接质量控制提供新方法。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李雁争)近日,中国石油工程材料研究院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套石油化工用聚乙烯管道太赫兹在线自动检测设备,在燃气管道热熔焊接敷设现场应用成功。这标志着中国石油在非金属管道检测领域的技术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引领产业经讯的新方向。

  在管道检测现场,该自动设备对焊接完成的DN250聚乙烯管道热熔接头进行了三维扫描成像,实时显示整体缺陷情况,为现场焊接质量控制提供了专业、科学、可靠的无损检测方法,展现了技术创新的力量。

  聚乙烯管作为一种常见的非金属管材,因其抗腐蚀、耐磨、重量轻等优良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油气田地面集输、城镇燃气、炼化等领域。然而,全球聚乙烯管道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相对滞后,存在诸多挑战。针对这一行业“痛点”,2020年以来,工程材料研究院石油管及装备完整性研究团队,在国家、中国石油及省部级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支持下,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套石油化工用聚乙烯管道太赫兹在线自动检测设备。

  该太赫兹检测方法具有分辨率高、层析扫描和三维重构等独特优势。工程材料研究院石油管及装备完整性研究所所长马卫锋介绍,新设备可有效检测聚乙烯管道热熔焊接接头中存在的夹杂、气孔等缺陷,检出率大于95%,尺寸检测误差小于50微米,对聚乙烯管道热熔接头焊接质量控制和服役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