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等部门联合印发《促进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计划将其打造为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万亿级产业,并提出到2027年、2030年的发展目标,包括提升市场占有率、补齐产业链短板、推动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等。

  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近日联合印发《促进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旨在推动环保装备制造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并计划将其打造为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万亿级产业。

环保装备制造业迎来全面升级机遇

  《意见》明确,到2027年,环保装备制造业将实现先进技术装备市场占有率的显著提升,标准体系将更加健全,重点领域技术装备产业链“短板”将得到基本补齐,形成国内主导、国外拓展的优势格局。到2030年,环保技术装备产业链“短板”将实现自主可控,长板技术装备优势将进一步扩大,行业规模、产品质量、综合效益将全面提升。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负责人表示,环保装备制造业是绿色环保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传统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环保装备制造业规模持续扩大,对生态环保产业的贡献和拉动作用显著增强。目前,环保装备整机和成套装备已基本满足国内污染治理需求,产业链总体实现自主可控,一批技术装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环保装备制造业呈现出“一带一轴”的区域性集聚发展特征,大型环保装备制造企业主要集聚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经济带和以长江经济带为轴的沿江省市。江苏、浙江、山东、广东四省作为环保装备企业的主要集聚地,为全行业贡献了近60%的营业收入。

研发环保机器人,推动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为巩固提升环保装备全产业链竞争优势,《意见》提出了四方面政策举措,包括推动关键技术装备研发攻关、加快先进环保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培育行业发展新动能、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在推动关键技术装备研发攻关方面,《意见》提出实施重大环保技术装备三年提升行动,引导龙头企业牵头搭建高水平中试平台。在加快先进环保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方面,将探索建立优秀环保装备推荐清单,推动优质装备更大规模应用。

  在培育行业发展新动能方面,《意见》强调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环保装备设计、生产、使用等环节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将围绕智慧水务、环境监测等领域研发一批环保机器人和智能化污染治理装备。

  在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方面,《意见》提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环保装备质量监督管理,并发挥绿色金融作用,支持符合条件的环保装备企业发放绿色债券

  作者:李雁争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