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代表建言:加速锂电池材料升级,助力新能源车高质量发展
AI导读:
全国两会代表宋西全建议加速电池材料升级,提高电池安全性能,助力新能源车高质量发展。国家也高度重视锂电池安全性,发布了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要求完善标准体系和市场机制,为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锂电池行业法规标准正在逐步完善,但锂电池安全性能的提升依然是当前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泰和新材董事长宋西全建议,应加速电池材料升级进程,着力提高电池安全性能,以推动新能源车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点击了解更多新能源车相关信息)
近年来,国家对锂电池的安全性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今年2月,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了《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特别强调了新型储能产品的安全性,明确提出要突破储能电池本征安全技术瓶颈,加速构建新型储能电池安全风险评估体系,确保储能系统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安全稳定运行。此外,还要求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管理体制及市场机制,为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去年11月,国家消防救援局在一次会议中指出,当前新能源车火灾面临两大难题:一是锂电池热失控难以避免,二是灭火救援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宋西全认为,当前亟需通过电池关键材料技术创新、结构优化设计以及监控检测水平提升等关键举措,全面提升锂电池本征安全水平。
宋西全建议,应进一步完善锂电池安全标准和行业规范体系,加大科技创新项目及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围绕锂电池安全加强产业合作和消费引导。他提出,应从标准体系、电池材料、分级认证以及检测平台四个方面入手,全面完善锂电池安全标准和行业规范。通过制定更为严格的安全标准和行业规范,引导设计制造端从原材料层面实现本质安全,进一步提升关键材料的安全性。
在金融支持方面,宋西全建议,国家应设立专项资金,引导企业加大在关键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力度,打造更为先进的电池及储能解决方案。他提出,应针对电池关键材料、结构设计、制造工艺、管理系统及终端应用等领域的短板和问题设立专项科研项目,并设定相应的项目扶持基金和验收标准,鼓励企业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共同申报和攻关。例如,针对芳纶涂覆隔膜产能建设和涂覆工艺优化设立专项科研项目,以提升产品性能和生产效率,满足锂电池行业材料升级需求。
此外,宋西全还建议,应围绕锂电池安全加强产业合作,鼓励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企业优先选用国产高安全性能材料,形成上中下游产业协同发展格局,共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锂电池产业集群,提升我国在国际锂电池市场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