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美国化工巨头巴斯夫和陶氏化学对中国MDI发起反倾销调查,引发行业关注。MDI市场需求显著提升,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生产国受影响。万华化学等龙头企业凭借成本优势保持出口,但关税和运费影响价格。全球MDI行业涨价趋势明显,未来市场向好但存在关税风险。

日前,美国化工巨头巴斯夫和陶氏化学对原产中国的MDI发起双反请愿,该事件引起了国内外化工行业的广泛关注。

美国对中国MDI发起反倾销调查,影响深远

当地时间2月12日,巴斯夫和陶氏化学正式向国际贸易委员会和美国商务部提交了针对中国MDI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请愿书。据请愿人估算,MDI的倾销幅度高达305.81%至507.13%。

MDI作为化工行业的重要原料,广泛应用于聚氨酯泡沫材料、保温防水材料、涂料、橡胶交联剂等制造领域。近年来,随着建筑节能保温材料、新能源汽车、白色家电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MDI的市场需求显著提升。美国此次反倾销调查,无疑将对全球MDI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此次涉及的企业包括巴斯夫聚氨酯(重庆)有限公司、科思创聚合物(中国)有限公司、上海联恒异氰酸酯有限公司、万华化学集团及其宁波分公司。调查范围广泛,包括在第三国加工的与上述描述相匹配的商品。

目前,调查时间表已初步确定:美国商务部将于2025年3月4日启动调查,7月12日做出反补贴初步裁决,9月10日做出反倾销初步裁决,最终裁决将于2026年1月23日公布。

业内专家指出,在特朗普担任美国总统期间,MDI已受到301条款中国关税(25%)的限制。近期,特朗普又宣布对所有中国进口产品征收10%的额外关税,MDI也将受此影响。美国国内产业此次寻求在关税之外增加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旨在进一步提高中国MDI的进口价格。

对中国企业影响几何?MDI贸易流向或将重塑

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MDI产能为163万吨,无法满足本土183万吨的消费需求,约有40多万吨需从海外进口。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MDI生产国,已成为美国进口MDI的主要渠道。2024年,中国MDI产能达到477万吨,同比增长9.2%,约占全球总产能的43.56%。

民生证券研报指出,近年来,以万华化学为代表的中国化工企业凭借自主创新研发,形成了独特的MDI产能、技术及成本优势。万华化学目前以350万吨的年产能位居全球第一大MDI制造商,远超巴斯夫的202万吨/年。

此次双反调查对中国企业的影响备受关注。民生证券认为,MDI全球贸易流向或将重塑,但对万华化学等龙头企业整体利润影响有限。尽管MDI对美出口关税被提升至25%,但万华化学凭借成本优势仍保持每年20万吨以上的对美出口。然而,受关税和运费影响,对美出口价格较低,对公司整体利润贡献有限。

假设最终双反关税落地,东亚地区锦湖三井、韩国巴斯夫等地装置或将加大对美国出口力度,导致亚太地区外贸市场货源趋紧。万华化学有望填补亚太地区市场空缺,并通过加大欧洲装置对美出口来对冲相关风险。这将导致MDI贸易流向重塑,但并不会改变全球MDI近年来偏紧的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全球MDI行业大事件不断。万华化学、巴斯夫、科思创等全球聚氨酯巨头相继宣布对MDI产品进行涨价。目前,聚合MDI价格已较年初上涨约千元每吨。

券商机构分析认为,全球主要聚氨酯企业相继涨价主要受原材料、能源及物流成本上涨推动。同时,行业集中度高、库存低位等因素也支撑了价格上行。展望未来,随着国内高性能材料领域需求的快速增长和新能源等新兴应用场景的不断涌现,MDI市场或将继续保持向好态势。

然而,美国加征关税的风险也可能对MDI及其下游商品输美产生波动。因此,企业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政策变化,以应对潜在的市场风险。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