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积极部署新型工业化工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AI导读:
近日,山东省、河北省、甘肃省等多地相继召开会议,围绕新型工业化积极部署工作,旨在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带动就业增长和居民收入提高。同时,我国新型工业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
工业作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和技术创新的核心战场,近期在山东省、河北省、甘肃省等多地受到了高度重视。各地相继召开会议,积极部署新型工业化工作,旨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甘肃省人民政府官网发布的消息显示,2月13日,全省新型工业化现场推进会在金昌市召开。会议强调“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速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强化特色优势产业,并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地方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表示,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还能有效带动就业增长和居民收入提高,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中,各地各有侧重。部分地区注重参与国内产业分工,精准承接产业转移;部分地区则强调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坚持产业科技创新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双轮驱动”。共同关注点是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和未来产业培育的统筹推进。
中央财经大学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发展中心主任陈端指出,传统产业应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推进前沿科技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环节的应用,加速转型升级。同时,新兴产业作为塑造发展新动能的关键,应加快关键技术攻关,拓展应用场景,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提升产业链韧性。未来产业则需前瞻布局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等领域,为构建产业竞争新优势奠定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型工业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工业实力显著增强,企业数控化率和智能制造水平持续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规模扩大,数字经济发展迅速,科技创新成为工业经济向好发展的关键动力。
此外,我国新型工业化建设成就还体现在相关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上。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梁海明表示,我国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外贸结构持续优化。
受访专家普遍认为,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统筹谋划、综合施策,以新型工业化建设新成效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建议,未来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应强化顶层设计、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培育更多高新技术企业,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成长壮大注入活力。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