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票房破百亿,动画电影新里程碑
AI导读:
《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突破百亿元,成为中国动画行业新的里程碑。该片凭借口碑效应迅速积累观众,打破动画电影偏见,推动行业进步。导演饺子表示,《哪吒3》将坚持高质量制作。
没有大牌导演,没有流量明星,国产动漫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在春节档“高开疯走”,成为现象级作品,也成为中国动画行业新的里程碑。
2月13日,《哪吒2》的票房(含点映及预售)突破百亿元,此时距离1月29日正式上映仅16天。
参与影片制作的成都云海天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梁怡感性地说:“动画人真的不要忘掉自己曾经做过的梦,也许你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去妥协,甚至撕掉自己的梦想,但《哪吒2》给了大家继续仰望星空的希望,好东西是可以得到市场认可的。”
《哪吒2》的成功也给影院端带来信心,成都电影集团副总经理柏翮也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哪吒2》彻底粉碎了短视频和视频网站会取代影院的谣言,只要有优秀的作品,人们还是会进入影院。如果说三年疫情倒逼影院完成了结构性调整,那么《哪吒2》也一定会倒逼制片方进行结构性调整。当影院和制片方的种种投机行为被调整出局后,电影行业会迎来新的辉煌。”
综合来看,自2024年暑期档以来,电影市场表现相对较为冷淡,因头部影片较为缺失,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2024年电影市场大盘的进一步抬升。因此作为历年来强片云集的春节档,业界对2025年春节档较为关注,特别是今年6部春节档电影均有知名IP作为基础,在上映前,就被券商称为“历史最强片单”。
《哪吒2》在春节档的预售阶段并未表现得十分突出,但在正月初一播出后,凭借口碑效应,迅速积累了大量观众,并在春节档的后半程形成“虹吸效应”。网友的评价与前文柏翮所言异曲同工:当粗制滥造不再躺着赚钱,当流量明星褪去光环,当“大IP+小鲜肉”公式失灵,这是行业从激素催熟转向自然生长的阵痛,“让真正的好种子得以破冰而出,或许烂片也能躺着赚钱的时代结束了。”
要将天马行空的恢弘想象落到实处,这部制作水准“卷”出新高度的电影,在片尾列了142家公司合作公司名单,其中出品和制作公司135家。导演饺子在制作时就曾介绍,全中国大部分的动画公司都曾参与。
据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协作的合作方式已是动画行业的惯用模式,在层层分包的制作模式下,保证影片高效制作的同时,帮助整个动画产业成长。参与动画的工作人员超过4000人,绝大部分内容仍由可可豆动画内部团队主导完成,核心主创都在可可豆。
看到《哪吒2》如今的成绩,曾在可可豆经历了紧张忙碌的云海天聚员工,当初的理想也化成美好的回忆。柏翮则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得益于“本土造”的地缘优势,《哪吒2》给四川大盘带来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增幅。
《哪吒2》的联合动画导演戈弋接受媒体专访时认为,更大的意义是这部片子打破了市场上对动画电影的成见。梁怡也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在中国,很多人认为动画片是小孩看的东西,但真的好的动画电影是全年龄段的。
据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对于中国动画电影而言,民族风格既是起点,也是高峰。中国动画电影在《宝莲灯》之后就陷入了长期的低迷,直到《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1》的出现。
“但《哪吒2》无疑是我国动画电影的一个里程碑,无论在艺术高度、工业水平,抑或在票房与口碑等方面。创作者、生产者是否真正用心去创作生产,观众是能够感知到的,票房就是观众用脚投票的结果。”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副研究员孙佳山说。
谈及《哪吒2》的成功对行业的启示,孙佳山也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中国动画电影如今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终于开始找到一条既适应市场经济,又能够以当代文化工业的方式,稳定输出叫好又叫座的作品。”
影视票务公司则看到,《哪吒2》将一群人重新带回了影院。灯塔专业版数据分析师陈晋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大量曾经是电影市场主力的观影人群在时隔较长时间后再次回到电影院。
已有网友到饺子的微博下方催促《哪吒3》。饺子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哪吒3》不会为了赶时间而降低质量,重要的是把故事讲好,把画面做到极致。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