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第三季度以来,激光雷达板块关注度显著提升,主要落地场景车载市场出现拐点级变化,渗透率大幅提升。同时,激光雷达在机器人市场也展现出巨大潜力,未来售价有望下探至千元级,成为主传感器。激光雷达市场迎来双驱动发展机遇。

财中社2月13日电 国金证券发表行业观点:

2024年第三季度以来,激光雷达板块关注度显著提升,主要落地场景车载市场出现拐点级变化——A面是数量端加速放量推动的15万以上新能源车前装激光雷达渗透率“跨越鸿沟”(22、23、24年分别为3.3%/8.7%/21.6%),B面是价格端4年间连续打6折降数量级的“科技平权”。智驾之眼:2024年,激光雷达渗透率“跨越鸿沟”,2025年受益智驾下沉“量增价平”。车载市场方面,激光雷达具备安全价值、功能价值与情绪价值,正从“上车生存性危机”转向“帮车企卖车”阶段。价格端,我们判断无论从降价原因还是降价能力看,本次200美金定价的千元级产品都代表了车载主视激光雷达近几年的价格底线。ADAS激光雷达价格通缩接近尾声。数量端,2024年是车载激光雷达“跨越鸿沟”元年,我国乘用车/新能源车/15万以上新能源车激光雷达渗透率分别达4.8%/10.5%/21.5%。伴随比亚迪智能化战略发布会催化,2025年激光雷达有望下沉至10-20万车型。国内L2车载TAM看1,600万辆×1.5~2×1,500元=360~480亿元,若考虑海外市场与L4,则TAM倍增。格局方面,据高工智能汽车,2024年我国乘用车前装标配激光雷达155.8万台,其中速腾聚创约占33.4%市场份额,稳居市场龙头。车载激光雷达市场竞争中,“车规级”是“入场券”,“降本”仍然是胜负手。降本的关键是更低的BOM成本(芯片化、小型化)+更多的出货(规模效应),核心是长期研发投入+绑定优质车企客户。

机器人之眼:彩色3D点云有望成为终极方案,看好“硬件标准化+软件生态开放”。机器人市场方面,我们梳理了海内外30、16家人形机器人/机器狗公司的41、35款SKU,得出以下结论:1)深度相机为主的多传感器融合方案是目前主流视觉技术路线;2)激光雷达是极具潜力的“机器人/狗之眼”,目前搭载率高达50+%;3)国内外头部厂商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云深处科技、波士顿动力、ANYbotics旗下机器人/狗SKU激光雷达搭载率高于均值。相较于深度相机,激光雷达具有更广的测距范围+更小的测距误差+更大的FoV,能够适配中高速运动场景、高精度操作场景与高复杂度的环境。未来伴随大批量量产交付,售价有望下探至千元级,更适合作为机器人的主传感器,或进一步与深度相机、RGB相机配合形成具备全天候广城高精度3D感知能力的超级传感器。空间方面,激光雷达在机器人行业的落地场景繁多,广义场景包括割草机、扫地机、工业AGV/AMR/叉车、无人机、物流机器人、酒店/场站服务机器人等,狭义机器人包括双足/四足/六足。仅以目前放量较快的割草机市场为例,TAM空间约为1,500万台×1,500元=225亿元。因此我们定性判断认为,机器人激光雷达TAM是一个数倍于车载的市场。格局方面,通过复盘监控摄像机的商业化发展脉络,认为通用传感器行业唯一的竞争壁垒仍是“成本”,而在一个场景繁多的市场中,头部厂商可以通过“硬件标准化+软件生态开放”获得多重规模效应,巩固成本优势,进而提升行业集中度。

(文章来源:财中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