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天合光能向法院提起对阿特斯及其子公司的专利侵权诉讼,要求赔偿10.58亿元。此案件围绕TOPCon电池片展开,近年来N型电池片市场占比激增,成为行业热点。

蓝鲸新闻2月13日(记者崔陆鹏) 日前,光伏头部企业天合光能发布公告称,法院已立案受理公司对阿特斯及其子公司涉嫌的两项专利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要求合计赔偿10.58亿元。这一金额也创下国内光伏企业诉讼之最。相关图片

2月11日,阿特斯发布公告回应称,公司对天合光能的两项涉案专利做过较为充分的研究分析,认为有较强的证据可以证明这两项专利应属无效,且公司产品和工艺也并不侵犯该两项专利。

值得注意的是,这起诉讼围绕TOPCon电池片。据天合光能公告显示,专利一(ZL201710975923.2)涉及“太阳能电池模块”,专利二(ZL201510892086.8)涉及“太阳能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除这期诉讼外,蓝鲸新闻不完全统计,近一年来,包括天合光能提起的多项诉讼、晶澳科技对正泰新能提起的诉讼、晶科与隆基相互诉讼等,都涉及TOPCon电池片。

“几次专利诉讼均围绕N型技术展开,也是因为这两年这一类产品市场占比激增。”某光伏组件头部企业市场负责人告诉蓝鲸新闻,比N型电池更早占据市场、成为主流的是P型电池。

TOPCon电池片是一种高效能的太阳能电池片,具有减少电池片基体翘曲、弯曲等情况,并能提升电池生产效率的优点。据集邦咨询此前预计称,到2024年年底,光伏电池片总产能约1417GW,其中,N型电池片产能约1078GW,占比约76%;在所有N型产能中,TOPCon电池产能约941GW,约占总产能的66.4%。

据InfoLink统计,2022年P型电池市场占比尚有88%,N型电池片占比合计仅为9%。仅两年时间,N型电池逐步取代P型电池成为主流。

“相较P型,TOPCon效率更高且成本还在不断降低,是现阶段性价比最高的技术路线。”前述负责人介绍,TOPCon技术与PERC技术同属高温工艺,此前国内厂商产能以P型技术为主,这使得绝大部分PERC厂家能够在保留现有p型电池设备制程的基础上,以较低的迭代成本升级至TOPCon技术。

文章来源:蓝鲸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