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杭州、重庆、广州、武汉等地近期密集出台政策支持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新兴产业,旨在通过财政支持、产业布局和技术创新等举措,推动产业升级,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部分企业在AI领域投入加大,业绩阶段性承压,但也有企业受益于AI应用拓展实现业绩增长。

近期,杭州、重庆、广州、武汉等地聚焦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半导体、生物制造、低空经济等产业领域,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业内人士表示,一系列政策的密集出台,彰显地方政府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升级的迫切需求,旨在通过财政支持、产业布局和技术创新等举措,抢占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多地密集出台政策

2月10日,杭州市政府新闻办会同杭州市发改委等部门,介绍《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2025年版)》。今年杭州的8个重点领域政策包涉及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等。

重庆市在2月6日提出要深化“416”科技创新布局,聚焦无人机、机器人等新领域新方向,加快实施AI+科技创新行动,积极培育未来医学、具身机器人等未来产业。

广州市在2月6日提出,将大力实施“广州数智创新计划”,深入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建设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示范区,推动人工智能在高端制造等领域创新应用。

此外,武汉市发布的《武汉市促进颠覆性技术创新实施方案(2025-2027年)》提出,建立支持颠覆性技术发展新机制,到2027年将武汉打造成为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网络中部核心。

真金白银支持发展

多地政府拿出“真金白银”,为通用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产业成长注入动力。

杭州市2025年版经济政策提出,市级财政资金增加到502亿元,其中专门统筹产业资金,加大对通用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支持。

武汉市提出,对在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中获奖的项目团队给予最高100万元支持;对企业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颠覆性技术项目给予支持。

东莞市发布一号文提出,将围绕智能算力、工业数据和模型算法,全面夯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础底座,设立算力券、模型券等,支持组建人工智能领域创新联合体。

产业前期需较大投入

值得注意的是,行业发展前期需要较大研发投入,不少人工智能领域企业业绩出现阶段性承压。

昆仑万维、万兴科技等公司均表示,为巩固在AI领域的领先地位,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进一步加大,业绩阶段性承压。

不过,一些企业受益于AI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实现业绩增长。美格智能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3.62%-120.12%。海光信息预计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8.1亿元至20.1亿元,同比增长43.29%-59.12%。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