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发布人工智能新政,滨海湾新区成发展引擎
AI导读:
东莞市发布《关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计划到2027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300亿元。滨海湾人工智能新区成为发展重点,将获专项政策支持,旨在打造制造业城市新赛道的经济新引擎。
最近,江苏媒体连续发文追问“南京为何发展不出 ‘杭州六小龙’”。其实不止是江苏,随着DeepSeek的出现,全国多地掀起了反思。
东莞在反思的同时,直接用行动来回应,向Deepseek学习“Deepseek”(深度求索)新能力。
2月6日,东莞市吕成蹊长带领市政府班子成员出席新春首场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市政府一号文《关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瞄准“人工智能+先进制造”赛道,力争到2027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相关产业规模分别突破300亿元和3000亿元。
其中一大重磅信息是,东莞市将全力推进滨海湾人工智能新区开发建设,该新区也被写入《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本次发布会还透露,省政府还将出台支持滨海湾人工智能新区的专项政策和批复文件。
东莞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如何?
去年新春Sora席卷全球,在东莞新春第一会上,东莞有关负责人就提及Sora,于东莞而言,能否抓住又一次的科技变革,对未来发展尤为重要,现场要求市科技局、市工信局深度调研,寻找破局办法。
今年国内Deepseek引爆网络,东莞市政府首场发布会上,市政府一号文《关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正式发布,东莞要向人工智能要动力。
发布会透露,东莞在招商引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在人工智能产业风口上,东莞展现出了独特的竞争力。除了百度、华为、OPPO、vivo等龙头企业外,东莞还成功吸引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中小企业落户。
目前,东莞拥有人工智能企业超500家,营业收入超过1200亿元,初步构建起涵盖智能终端、工业模型、机器人、计算机视觉等产业布局。松山湖、滨海湾和水乡三大区域各具特色,共同推动产业发展。
东莞本次发布的人工智能产业专项扶持政策,设立了多项奖励支持,通过产业沃土、产业生态滋养创新。
滨海湾人工智能新区如何建?
东莞本轮政策一大亮点是“滨海湾人工智能新区”的出炉,且被写入《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在空间布局上,新区以“灵犀岛”为核心区,为创建人工智能+智能终端行业应用基地提供支撑。在产业方向上,新区将瞄准“AI+智能终端”“AI+智能制造”两大主线。在基础底座上,新区将加强与广深等地优质智算资源的对接。在产业生态上,新区将围绕创新企业梯队、技术创新突破等方面持续发力。
会上透露,省政府还将出台支持滨海湾人工智能新区的专项政策和批复文件,由省工信厅牵头会同省有关部门、东莞市全力推进新区开发建设。
东莞诚邀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创新企业、领军人才前来创新创业,一起将滨海湾人工智能新区打造成为东莞经济新引擎。
我们期待东莞找准自我优势,融入全球发展大局,跑出制造业城市成长新赛道。
南都东莞双引擎工作室出品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