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日,多家航空公司被有关部门约谈,要求机票价格不得低于200元。此规定对低成本航司及高铁竞争产生一定影响,航司面临业绩压力和市场竞争加剧的局面。

近日,航空业传来新消息,据相关报道,多家航空公司被有关部门约谈,内容涉及机票价格过低问题,具体为要求航司不得销售低于200元的机票。此规定不仅限于口头通知,有关部门还将对机票价格进行持续监测,一旦发现违规行为,将向相关航司发出警告。

界面新闻就此事向东航、南航等航空公司进行了求证,但截至发稿前,尚未收到回复。不过,一位中型航空公司的市场部人士证实了这一消息,并表示该规定已实施至少一个月,且出自民航局,但目前仅为口头通知,未下发正式文件。

某OTA平台的相关负责人也透露,从平台数据来看,目前展示的机票价格确实没有低于200元的(含税费)。这一变化使得多家航空公司的特价机票起步价均设定为200元。

为了验证这一情况,界面新闻记者打开了多个航空公司客户端进行特价机票的搜索查询。国航方面,从北京首都出发的近30趟特价航班中,最低价格为210元,其余航班票价也多在230元至290元之间。东航方面,上海浦东、虹桥两机场出发的特价航班最低价格在249元。南航方面,广州出发至上海的特价机票最低为340元。而在OTA平台上,如去哪儿、携程等,展示的机票价格也大多卡着200元的“基准线”。

这一规定对低成本航空公司如春秋航空、中联航、九元航空等是否会产生更大影响?界面新闻向春秋航空进行了了解。春秋航空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不清楚有这样的票价要求,并展示了春秋航空官网上海飞往大阪的票价信息,显示裸票价在100元,但需注意,这一低价主要出现在国际航线上,国内航线仍卡着200元的“基准线”。

民航专家李渊指出,限制低票价的要求在淡季时年年都会有,但缺乏强制机制,淡季过后各家航空公司自然就会提价。他认为,这一规定对低成本航空公司的影响有限,因为低成本航空公司的面向客群、销售渠道等和传统全服务航空公司有所不同。

回顾历史,早在2023年2月,就曾传出过一轮机票限价的消息,当时国资委下属七家国企航空公司接到要求,为减少亏损,停止低价投放。与当时相比,此轮机票限价的背景有所不同,当前主要聚焦于航空公司之间的内卷和价格战。

自疫情放开以来,我国民航业加速复苏,但国内、国际航线市场恢复进度不一,导致大量宽体机运力转投国内市场,造成运力过剩,票价水平受到压制。中航协数据显示,2024年航空客运市场“旺丁不旺财”现象突出,全年旅客运输量创下历史新高,但经济舱平均票价却同比下降超过10%。

在行业内卷的同时,不少航空公司还面临业绩压力。中航协数据披露,2024年航空公司整体盈利44.7亿元,但仍有一半以上的航空公司处于亏损状态。国有三大航空公司仍未扭亏为盈,亏损原因主要包括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国际市场不确定性增强、油价汇率等要素价格波动等。

此外,来自高铁的竞争压力也不容忽视。随着2025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6.5万公里,其中高铁营业里程将达到5万公里,高速铁路网将对民航商务快线产生冲击,尤其是公商务旅客的争夺。这部分旅客原本是航空公司的重要利润来源,但随着乘客价格敏感度的提升,部分旅客已转向高铁。

面对这一局面,航空公司需要打造差异化产品,提供高质量服务,以应对高铁的竞争。例如,在商务航线上打造商务快线品牌,发挥民航的速度优势,并提供更高质量的餐饮、娱乐等服务,以适应商务乘客的需求。

图片来源:国航APP

左边为去哪儿app,右边为携程app

图片来源:春秋航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