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宁波市探索设立产业链集群发展基金,标志着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策略上的重大调整。产业链招商和人才招商成为新趋势,政府通过优化营商环境、设立产业基金和人才基金等措施,吸引优质项目和人才落地。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邓贞)近日,浙江省宁波市公布了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目标任务分解,其中明确提出宁波市财政局将探索设立产业链集群发展基金,此举标志着宁波市在招商引资策略上的重大调整。这不仅是宁波市,也是当前全国范围内政府投资基金以及招商引资模式变革的一个缩影。面对传统招商模式的瓶颈,地方政府纷纷转向优化营商环境、完善产业链配套、强化人才支撑等长期竞争力建设,以期吸引并留住真正优质的产业项目。

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南通大学长三角现代化研究院院长何建华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优质企业的诞生离不开科技创新与良好营商环境的共同培育。他强调,政府设立基金直接招商“抢项目”的做法往往难以吸引到真正的优质项目。未来,地方招商的新趋势将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做优做强本地产业链,通过培育与当地产业基础相融合的新质生产力来吸引优质项目落地。

产业链招商:地方政府的新抓手

长期以来,各地政府投资基金在招商引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往往过于强调投资与招商的联动效应,甚至演变为招商型专项基金。然而,随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对各地利用政府投资基金招商的行为作出了明确限制。这意味着,地方政府需要从传统的“招商”模式转变为更加注重投资质量和效益的“养商”模式。

以佛山市为例,2月5日召开的佛山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佛山新动能产业基金体系正式发布。该基金体系旨在通过“投大投强”“投早投小”“投稳投增”相结合的方式,持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基金体系涵盖产业发展引导、科技创新专项、产业转型并购三大方向,通过整合存量基金及与社会资本合作设立市场化产业投资基金,聚焦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分类投向三大重点领域。

何建华指出,地方产业基金聚焦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是当前各地招商发生的新变化。他建议围绕各地上市公司所在产业链进行兼并重组,通过优胜劣汰、强强联合的方式提升中国制造业水平,并吸引更多上下游企业入驻。事实上,近期江苏、上海、江西、湖北等多地已经设立了链主基金,上市公司纷纷参与其中,成为招商迭代的“新抓手”。例如,上实集团发起的百亿规模上海生物医药并购基金首期规模已落地约50.1亿元,吸引了多家上海市的优质龙头“链主”企业出资。

人才招商:打造资源枢纽的关键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为了加速项目落地,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措施吸引人才创业就业。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表示,今年广东将以“粤聚英才、粤见未来”为主题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岗位吸引高校毕业生来粤就业创业。

此外,多地还通过设立人才基金来吸引人才。例如,光谷人才光子基金顺利完成首关备案,首期目标规模1亿元,主要投向东湖高新区内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人才创新创业项目。长沙、杭州等地也相继设立了人才基金。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更是在其申报指南中提出,对境外优质项目若子基金管理机构积极吸引境外硬科技初创企业、高水平研究团队或人才落地上海,可给予一定的资金回购支持。

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总经理魏凡杰表示,人才基金不仅可以为科学家团队提供“第一桶金”,还可与上海高质量孵化器和新型研发机构合作打造资源枢纽,为科学家创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综上所述,产业链招商和人才招商已成为地方政府吸引优质项目和人才的重要手段。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完善产业链配套、设立产业基金和人才基金等措施,地方政府正致力于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招商环境。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