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重庆市潼南区重点打造汽车回收利用产业,推动汽车后市场快速发展。通过分类拆解报废汽车零部件、梯次回收废旧电池等手段,充分挖掘报废汽车价值,形成汽车后市场新生态。潼南区已集聚20多家汽车再制造企业,每年处理报废汽车超过10万台。

重庆潼南区汽车后市场崛起:20余家汽车再制造企业集聚,报废汽车“变废为宝”(经济聚焦)

核心阅读:

重庆市潼南区近年来依托其地理优势,专注于汽车回收利用产业的打造,推动汽车后市场蓬勃发展。该区通过分类拆解、高效处理报废汽车零部件,以及梯次回收废旧电池等手段,充分挖掘报废汽车的价值,形成了汽车后市场的新生态。

在潼南区,报废汽车的回收价格普遍高于市场平均水平。以重庆弘喜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该区已集聚了20多家汽车再制造企业,每年处理来自全国各地的报废汽车超过10万台。这些汽车在这里经过严格的查验、拆解和再制造流程,实现了“新生”。

潼南区委书记文天平表示,潼南地处成渝两大汽车市场的中间地带,具有得天独厚的回收和梯次利用报废汽车的优势。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大量报废汽车需要得到回收利用,潼南区抓住这一机遇,积极融入重庆市新能源车产业链,致力于发展汽车后市场产业。

在弘喜汽车公司的拆解车间,报废汽车的零部件被逐一拆解、分类存放,主体部分则被送往破碎车间进行进一步处理。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的精准评估,企业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报废汽车的价值。

此外,潼南区还积极推动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重庆贝思远新能源有限公司和重庆棱镜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围绕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和高效回收展开工作,将废旧动力电池转化为可循环的原材料,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

为了推动形成统一规范的市场,潼南区还积极搭建平台。弘喜汽车公司自主开发了手机应用“车巢”,为车主提供线上估价、线下交车以及二手配件选购等服务,目前已有30多万用户注册。

潼南区正围绕废旧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报废汽车拆解和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等业态,构建汽车后市场产业集聚发展格局。未来,该区将继续衔接全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大力打造成渝中部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李增辉 姜峰 刘新吾)

拆解车间现场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