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仅用9天便超越《长津湖》,登顶中国电影票房。该片在全球电影票房榜上也表现出色,同时带动了2025年春节档票房再创新高。文章分析了春节档票房分布、影片质量、市场趋势等特点和趋势。

仅用9天时间,《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便超越《长津湖》,成功登顶中国电影票房榜首。这一壮举不仅在国内市场引起了轰动,更是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关注。

随后,《哪吒2》开始挑战全球电影票房榜,于2月7日超越《星球大战:原力觉醒》,成为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榜的新冠军。截至2月9日14时31分,该片票房(含预售)已突破78.09亿元大关,超越了《星球大战:天行者崛起》,跻身全球影史票房榜前40名,同时在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上也已跻身前7名。

2025年春节档,凭借《哪吒2》的强劲表现,档期票房和观影人次双双打破纪录,分别达到95.10亿元和1.87亿。这一成绩不仅一扫2024年中国电影市场总票房同比缩水124亿元、观影人次同比下降23.1%的阴霾,更为整个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5年1月29日大年初一,辽宁本溪电影院内人头攒动,观众排队检票,共贺新春。自2013年《西游降魔篇》大年初一上映并夺得全年票房冠军以来,春节档已成为一年中最具影响力的档期之一。其虹吸效应吸引了众多有野心的导演和大制作影片,成为赚取“大钱”的绝佳机会。

然而,春节档的票房分布却呈现出“赢者通吃”的局面。《哪吒2》作为现象级影片,包揽了春节档过半的票房。灯塔研究院和灯塔专业版发布的报告显示,该片在春节期间的票房贡献率高达51%,是近10年来首部春节大盘票房贡献超过一半的影片。更值得一提的是,《哪吒2》在大年初三至初七连续5天票房逆跌,展现了其过硬的口碑和强大的“拉新”能力。

作为春节档唯一一部合家欢电影,《哪吒2》覆盖了全年龄段观众,其双男主设定也带动了磕CP的二创热潮。此外,该片的政治隐喻也吸引了众多时政大V的讨论和转发,进一步扩大了其影响力。随着口碑的发酵,该片的排片率也从上映首日的23.2%逐渐攀升至2月5日的50%以上。

与此同时,春节档的其他影片表现则相对逊色。尽管《唐人街探案1900》凭借家国情怀成功翻盘,成为票房亚军,但其余四部影片的票房表现并不理想。其中,《封神2》因特效不佳和人设翻车而备受争议,票房刚刚突破10亿元;《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则因过多呈现“儿女情长”而未能满足金庸粉丝的期望,票房止步6亿元;《熊出没:重启未来》虽然豆瓣评分高达7分,但受《哪吒2》冲击较大,票房不到6亿元;而《蛟龙行动》作为投资最高的电影,却因模板式的主旋律人物形象和“保密”营销败了路人缘,票房最终止步3亿元。

光线影业作为《哪吒2》的主投方和发行方,成为春节档的最大赢家。截至2月4日,该片累计票房收入已超过48.40亿元,超过光线传媒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的50%。这一成绩不仅为光线传媒带来了丰厚的收益,更为其动画电影业务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然而,市场的残酷竞争也让一些制片方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封神2》和《蛟龙行动》的票房失利背后,是制片方在内容创作和营销策略上的失误。这再次提醒我们,影片的质量才是决定性因素。在未来的电影市场中,只有不断创新、提升品质,才能赢得观众的青睐和市场的认可。

此外,今年的春节档还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首先,大IP基础成为影片的标配,制片方更加趋向保守;其次,身份叙事和情感向电影成为主流,影片需要尽可能地面向所有人,激发观众的情绪共鸣;最后,女性叙事在春节档中“绝缘”,引发观众对女性角色和女性演员待遇的关注。

展望未来,尽管《哪吒2》为行业注入了强心剂,但中国电影市场的未来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在接下来的“后春节档”中,漫威影业的《美国队长4》等影片能否承接观众的观影热情,仍是一个未知数。但可以肯定的是,只有不断创新、提升品质,才能在中国电影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