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河南召开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大会,成为首个专题研究部署此项工作的省份。河南凭借区位优势、农业基础、产业发展、对外开放和文旅发展等优势,将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深度融入全国产业链,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贡献力量。

  春节假期结束后,备受瞩目的“新春第一会”成为了观察中国地方经济发展动态及政策实施的关键窗口。今年,中部经济大省河南的“新春第一会”聚焦于融入并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

  2月6日,河南在郑州隆重召开了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大会,标志着河南成为自《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发布以来,首个专题研究并部署相关工作的省份,此举彰显了河南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大局中的积极姿态。

  河南为何主动融入并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这一决策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深意?

  专家指出,全国统一大市场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对于河南这样的经济大省而言,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24年,河南GDP达到6.36万亿元人民币,稳居全国第六,中部六省之首,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河南的积极参与,将有力推动全国市场的统一与繁荣。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张占仓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部分地区为保护本地企业而设置的“隐形障碍”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河南主动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旨在打破这些障碍,激发企业活力,尤其是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为全省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民建河南省委会主委梁留科,长期致力于区域经济研究,他列举了河南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五大优势:

  从地理位置来看,河南地处中原腹地,区位优势明显,拥有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多种交通方式,形成了立体化的交通网络,为商品和要素的流通提供了便利。

  从农业基础来看,河南被誉为“中原粮仓”,粮食总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为河南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从产业发展来看,河南在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领域拥有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龙头企业,这些企业成为了全国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对外开放来看,河南正积极构建“买全球、卖全球”的空中、陆上、海上、网上四条“丝绸之路”,并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由贸易港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地的合作,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格局。

  从文化旅游来看,河南近年来打造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文旅品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旅融合发展的潜力为河南提供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那么,河南将如何具体融入并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呢?

  张占仓认为,在融入层面,河南需要与中央政策保持高度一致,与沿海发达地区实现制度接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服务层面,河南应致力于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强制度型开放,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吸引更多大型企业和新业态企业入驻。

  梁留科则提出,河南应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深度融入全国产业链。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推动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发达地区的产业合作,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

  从河南“新春第一会”后的官方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河南将以高效互联互通为基础,加强商贸流通为动力,做大做强现代产业为筋骨,提升内外开放能级为支撑,优化营商环境为保障,全面推进融入并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各项工作。

  受访专家表示,随着相关政策的持续发力和河南自身优势的逐步发挥,河南的市场活力有望得到进一步释放,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贡献更多力量。(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河南新春第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