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深化人工智能治理,推动高质量发展
AI导读:
上海正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治理的“上海实践”,深化大模型合规指导,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健康发展和规范应用。通过一系列措施,上海旨在构建更好的人工智能发展生态,以高水平安全促进高质量发展。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宋薇萍 谭镕)2月7日,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新闻发布会在上海徐汇隆重召开。会上,上海市网信办总工程师杨海军透露,上海正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治理的“上海实践”,深化大模型合规指导服务中心的职能,旨在平衡发展与安全,通过深化协同和多策并举,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与规范应用。截至目前,上海已完成60款大模型的备案工作,并登记了68款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这一合规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创新应用正加速推进。同时,“网信上海”公众号于1月3日发布的《2024,上海大模型治理这一年》一文,全面回顾了上海在大模型治理方面的努力和成果。
展望未来,杨海军强调,2025年上海将进一步深化人工智能治理体系,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发,维护国家利益,保障国家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加速推动上海成为人工智能高地。
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强化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法治化和标准化建设,通过举办法规政策宣讲会、大模型发展和安全沙龙等活动,加大相关法规和国家标准的宣传力度。同时,在国家网信办的指导下,与产业链企业紧密合作,开展政策需求调研,推动国家标准落地实施,并积极探索地方标准的制定与实践。
二是推动人工智能治理的上海模式创新,组织专家团队深入研究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的关键问题,如算法可解释性、数据隐私保护等,为政策制定和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通过加强国家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标准的贯标培训、指导和落地工作,会同市司法局等部门针对大模型相关知识产权等领域加强合规指导,提升治理水平,为大模型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是积极培育大模型生态,推广产业创新应用示范。通过全市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协同机制,共同推动生态建设与应用落地,为企业提供专业指导服务,助力企业完成大模型备案。同时,举办沙龙、研讨会等活动,邀请政产学研界共同参与,促进人工智能企业与在线新经济、传统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推动医疗、自动驾驶、金融、教育、文旅、智能制造等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示范项目落地。
四是加大大模型安全宣传力度,强化个人隐私保护、数据安全和人工智能治理意识。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安全宣传,普及人工智能安全知识,提升公众的安全防范意识。杨海军呼吁媒体积极参与,共同做好宣传工作。
综上所述,上海正通过一系列措施构建更加完善的人工智能发展生态,以高水平安全促进高质量发展,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产业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