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我国半导体行业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的推动下持续发展,尽管面临国际技术封锁和供应链挑战,但国内企业在芯片设计、制造等环节取得显著进展。多家沪市半导体公司业绩预喜,市场需求复苏和持续投入研发成为业绩增长的关键因素。

 日前,上海韦尔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韦尔股份”)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多次强调了对半导体行业的信心。这一积极表态,不仅映射出韦尔股份自身的发展态势,更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整个半导体行业的蓬勃生机与从业者的普遍乐观预期。

2024年,我国半导体行业在政策红利、市场需求激增和技术创新的三重驱动下,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尽管国际技术封锁和供应链挑战依旧严峻,但国内企业在芯片设计、制造及封装测试等关键环节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特别是在成熟制程和特色工艺领域。与此同时,人工智能、5G通信和物联网等新兴应用领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半导体行业注入了新的增长活力,推动整个行业稳步前行。

沪市半导体公司的业绩数据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趋势。据统计,截至目前,已有48家沪市半导体公司发布了业绩预喜公告。其中,24家公司预计业绩将大幅增长,韦尔股份等企业的利润增速更是超过了500%;另有15家公司实现减亏,合计减亏金额约20亿元;9家公司成功扭亏为盈。这些亮眼的业绩数据,无疑为半导体行业的未来发展增添了更多信心。

市场需求强劲复苏,业务开拓正当其时

2024年,我国半导体消费市场需求呈现出显著的复苏态势。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市场,中国在物联网、5G等新兴技术的推动下,对半导体产品的需求持续攀升。据分析机构TechInsights发布的最新数据,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5%,达到7500万台,实现了连续四个季度的同比增长。全年来看,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更是达到了2.714亿台,较2023年增长3.7%。

伴随消费市场需求的强劲复苏,半导体产业链上的公司业绩普遍向好。以韦尔股份为例,公司预计2024年将实现归母净利润31.55亿元至33.55亿元,同比增长467.88%至503.88%。同样,存储芯片设计类公司兆易创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兆易创新”)也预计2024年将盈利约10.9亿元,同比增长576.43%左右。此外,半导体设备、材料类公司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也预计2024年营业收入将同比增长约44.73%。

这些公司的业绩增长,不仅得益于市场需求的复苏,更离不开他们积极的市场开拓策略。以兆易创新为例,公司在消费、网通、计算等多个领域均实现了收入和销量的大幅增长,同时在工业、汽车市场也取得了良好成绩。正是通过不断拓展新的应用领域和客户群体,兆易创新才在竞争激烈的半导体市场中脱颖而出,实现了业绩的显著增长。

深圳佰维存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甬矽电子(宁波)股份有限公司同样在市场开拓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他们通过大力拓展国内外一线手机和PC客户,实现产品销量的同比大幅提升,从而实现了扭亏为盈。这些企业的成功表明,在市场需求复苏的大背景下,只有主动出击、积极开拓市场,才能充分抓住机遇,实现业绩的持续增长。

持续投入研发,筑牢创新基石

半导体行业作为科技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研发投入始终是其发展的关键支撑。尽管2024年我国半导体行业在诸多挑战下取得了显著进展,但若想在全球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唯有持续不断地投入研发。

回顾2024年,多家沪市公司积极响应这一号召,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以筑牢创新的基石。例如,乐鑫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的研发投入同比增加20%至25%。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泛IoT领域,注重长期的数字化升级,而非依赖某个行业或客户的短期爆发性增长。同样,东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也一直致力于推动国产化制程升级,缩小与国外厂商产品制程差距。去年,公司1xnm闪存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已进入风险量产阶段。

展望2025年,多家沪市相关公司也表示将持续深耕研发创新,拓展多元应用场景。兆易创新相关负责人表示,伴随端侧AI的蓬勃发展,公司将在存储器和MCU等产品领域努力挖掘潜在的业务机会,积极拥抱未来。同时,在现有市场中将持续耕耘,在工业、汽车等市场进一步向上突破,提升市占率。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则表示将继续发挥AIoT领域的技术、产品、场景优势,在汽车电子系列产品、机器视觉、工业及行业类应用等领域持续突破。

业内专家指出,持续投入研发不仅是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关键,也是推动整个半导体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在当前全球半导体产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我国半导体企业只有坚定不移地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才能在国际市场中赢得更多话语权,实现半导体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