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通知,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旨在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改革遵循价格市场形成、责任公平承担等原则,将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并建立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通知: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力促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发改价格〔2025〕136号

各相关部门及能源企业:

为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战略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能源局近日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此通知旨在通过市场化手段,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推动新能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一、改革总体思路

本次改革遵循价格市场形成、责任公平承担、区分存量增量、政策统筹协调的原则。将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通过市场交易形成价格,确保新能源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时,针对存量项目和增量项目,将建立差异化的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以保障政策衔接并稳定项目收益预期。

二、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举措

(一)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参与市场交易。新能源项目(包括风电、太阳能发电)的上网电量原则上将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由市场交易决定。新能源项目可选择报量报价参与交易,也可接受市场形成的价格。

跨省跨区交易的新能源电量,将按照相关政策执行上网电价和交易机制。

(二)完善现货市场交易与价格机制。将进一步完善现货市场交易规则,推动新能源公平参与实时市场,并加快实现自愿参与日前市场。现货市场的限价将适当放宽,具体由省级价格主管部门制定并适时调整。

(三)健全中长期市场交易机制。将不断完善中长期市场交易规则,缩短交易周期,提高交易频次。同时,鼓励新能源发电企业与电力用户签订多年期购电协议,以形成稳定的供求关系。

三、建立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支持机制

(四)建立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后,将在市场外建立差价结算机制。该机制的电价水平、电量规模及执行期限等将由省级价格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明确。

(五)针对存量项目和增量项目,将分别制定具体的电量规模、机制电价和执行期限。存量项目将继续执行现行价格政策,而增量项目则将根据年度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等因素确定电量规模及机制电价。

(六)差价结算将按月进行,电网企业将根据机制电价与市场交易均价的差额进行结算,并将费用纳入当地系统运行费用。

(七)已纳入机制的新能源项目在执行期限内可自愿申请退出。

四、保障措施

(八)各省级价格主管部门将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具体方案,加强组织落实,并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九)将强化政策协同,确保改革实施方案与国家新能源发展规划目标相衔接,并避免向新能源不合理分摊费用。

(十)各地将密切跟踪市场价格波动及新能源发电成本和收益变化,及时评估改革影响,并优化政策实施。

各地需在2025年底前出台并实施具体方案,现行政策与本通知不符的,以本通知为准。对生物质、地热等发电项目,各地可参照本通知制定市场化方案。

(来源:发改委网站,发布日期:2025年1月27日,图片保留不展示)

相关政策文件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