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开春,广州开发区和黄埔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产业变革,构建全区“12136”现代化产业体系。Deepseek等科技项目的出现,为区域发展注入新动力。同时,该地区还注重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以一流营商环境为支撑,打造产业生态最好最优的“增长极”。

2025年开春之际,科技领域迎来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飞跃。从Deepseek这一深度求索技术的横空出世,到春晚舞台上机器人扭动秧歌的精彩表演,再到《哪吒2》凭借动画技术革新登顶中国影史票房,这一系列科技革命浪潮的涌现,不仅彰显了科技创新的澎湃力量,更折射出产业变革的壮阔与精彩。

在广州开发区和黄埔区,科技创新的步伐更是刻不容缓。2月7日,该地区召开了高质量发展大会,将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区域发展的关键,并擂响了构建全区“12136”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催征鼓”。同日,该区还举行了2025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签约开工活动,共有152个项目签约开工,总投资额高达1471亿元,预计达产产值(营收)将达到约1296亿元。其中,藏粤直流项目作为全市开年最大的签约项目,投资额达到了549亿元,为区域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此次签约开工的项目中,产业项目的数量和投资额占比均接近八成,显示出该地区对实体经济的坚定支持和重视。同时,90亿元的金融活水也将为“未来引擎”的打造提供有力支持。广州开发区和黄埔区以首批国家级经开区的担当,扛起了“广州产业增长极”的重任,致力于挺起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

作为广州名副其实的实体经济第一大区,广州开发区和黄埔区不仅因产业而兴,更因创新而强。从“三来一补”的粗加工起步,该地区已逐步形成了五大千亿级和三大五百亿级产业,以仅占全市6.5%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市近40%的工业产值和15%左右的GDP。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方面,该地区始终走在前列。

在全省、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的号召下,广州开发区和黄埔区更是豪情满怀地迈向春天。作为全国经济第一大省的广东,发出了“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的时代最强音;而广州则连续3年将“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放在首位,以此“再造一个新广州”。广州开发区和黄埔区作为广州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撑,势必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推动产业体系向新图强,以质取胜。

为了构建全区“12136”现代化产业体系,广州开发区和黄埔区在巩固和提升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全力做大做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新兴产业如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绿色石化、生物医药等已初具规模,而未来产业如低空经济、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则蓄势待发。这些产业不仅代表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焦点,更是城市竞争和产业博弈的关键领域。

在新一轮项目建设方面,广州开发区和黄埔区也发出了产业“动员令”。以“12136”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支撑,该地区将挺起现代化建设“硬脊梁”,并打响产业发展“三大攻坚战”(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做优、未来产业培育),加快打造“万亿制造”的现代“产业旗舰”。同时,该地区还通过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在转型阵痛中奋力突围破局、浴火重生。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天的重大项目签约开工活动中,人工智能产业方面的项目也备受瞩目。视源股份全球总部基地及智慧医疗项目总投资50亿元,预计达产产值(营收)将达到100亿元。这一项目的落地不仅彰显了广州开发区的发展优势,更推动了该地区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

此外,金融项目也在此次签约开工活动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共有10个金融相关项目签约,总投资规模超100亿元。其中,广州产投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合作设立的AIC试点股权投资基金规模合计超90亿元,将主要投资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与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开发区科技支行也正式落地该区,为科技企业提供更加专业的金融服务。

除了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外,广州开发区和黄埔区还注重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通过引进优质产业项目、推动固定资产投资等措施,该地区传统产业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该地区还积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致力于打造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服务最优的营商高地。

为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广州开发区和黄埔区还发布了“新质生产力30条”政策。该政策聚焦全球投资、项目集聚、自主创新、企业主体、产业集群、产业生态六大方面,旨在打造最佳投资首选地、新型工业化先导地、科技创新策源地、优质企业集聚地、新质生产力示范地、营商环境标杆地。同时,该地区还发布了《关于打造“三城一岛”产业增长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若干措施》等重磅政策,并揭牌设立重点产业发展办公室,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展望未来,广州开发区和黄埔区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产业体系向新图强。该地区将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重点,打造现代产业集群集聚的“增长极”,并致力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新“四梁八柱”。同时,该地区还将以一流营商环境为支撑,打造产业生态最好最优的“增长极”,为广州和广东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