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量同比增长23%,总量高达641万辆。安徽省首次超越上海成为汽车出口第一省,陕西省汽车出口增幅高达215%。新能源汽车出口成为重要推动力。

近日,中国海关总署揭晓了2024年度汽车出口成绩单,数据显示我国汽车出口量同比增长23%,总量高达641万辆,出口额亦攀升至1174亿美元,再次巩固了我国作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的地位。

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这一显著增长背后有多重因素推动。首先是‘天帮忙’,即中国汽车产业链展现出的强大韧性以及国家层面对出口贸易的政策扶持。其次是‘高质量’,新能源汽车的出口贡献日益突出,新能源技术和智能化水平的领先成为重要推动力。第三,‘人努力’体现在自主品牌车企在产品质量提升和成本控制上的显著成效。最后是‘地缘变’,中国汽车出口市场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

从具体省份来看,2024年汽车出口排名前十的省份分别为安徽(95.37万辆)、上海(79.89万辆)、河北(58.77万辆)、浙江(49.92万辆)、重庆(47.34万辆)、江苏(41.38万辆)、广东(35.49万辆)、山东(30.95万辆)、北京(24.36万辆)和陕西(23.78万辆)。与往年相比,这份成绩单呈现出较大变动,安徽省首次超越上海,成为汽车出口第一省,而内陆省份陕西也成功跻身前十。

出口厂家国内区域特征(图片来源: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公众号)

安徽的崛起主要得益于奇瑞和江淮汽车在海外市场的强劲表现。数据显示,奇瑞控股集团2024年出口汽车约为114.5万辆,同比增长21.4%;江淮汽车出口销量也达到约2万辆。安徽省汽车出口的快速增长与奇瑞在南美洲、中东及俄罗斯等市场的广泛布局密切相关。

与此同时,陕西省的汽车出口增幅高达215%,成为另一大亮点。尽管身处内陆,缺乏海运和内河运输优势,但陕西省凭借在重卡领域的出口优势,实现了汽车出口量的快速增长。中国每出口5辆重卡,就有1辆来自陕西省。其中,陕汽集团作为最早走出国门的中国重卡企业之一,2024年出口量达到6.1万辆,销往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陕西省同样表现出色。自2017年以来,陕西省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实现了从年出口121辆到15万辆的飞跃式增长,贸易值也增长了863倍。面对海外贸易壁垒的挑战,陕西省龙头车企积极应对,加快调整出口策略,电动汽车出口展现出较强韧性。

此外,崔东树还分析了我国汽车出口市场的变化。他指出,虽然欧盟市场在我国汽车出口中的占比有所下降,但中南美地区以及美国、加拿大等市场的汽车出口量有所增长。这一趋势与奇瑞等主要汽车出口企业的市场布局相契合。

历年出口主力国家变化分析(图片来源: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公众号)

综上所述,2024年我国汽车出口量实现大幅增长,不仅巩固了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的地位,还展现出多元化的市场布局和强劲的发展潜力。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国际化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汽车出口有望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