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票据资产证券化加速发展,助力中小微企业融资
AI导读:
供应链票据资产证券化作为创新工具,正加速发展,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新融资选择,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服务普惠金融。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起草《征求意见稿》,引导金融机构有序开展试点。首批注册发行试点项目已实现创新突破,后续政策将持续推动业务创新,支持实体经济企稳向好。
新华财经北京2月8日电(王菁)随着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快速发展,一系列创新产品与模式正步入加速应用的新阶段。供应链票据资产证券化,作为连接票据市场与债券市场的桥梁,正逐步展现其独特价值。该创新工具旨在借助债券市场的专业投资和定价能力,为供应链票据开辟更广阔的直接融资渠道,从而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多元化的融资选项,进一步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金融监管总局、最高人民法院、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及市场监管总局共同起草了《关于规范供应链金融业务引导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更好服务中小企业融资有关事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该通知明确提出,应引导金融机构在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有序开展供应链票据资产证券化试点,以进一步拓宽票据融资渠道。
行业专家指出,传统融资方式往往受限于企业规模、信用状况等因素,而供应链票据资产证券化则打破了这些限制,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途径。未来,随着创新产品的不断涌现,将有更多中小微企业能够利用这一模式盘活票据资产,从而提升供应链票据融资的便捷性。同时,后续配套政策也将通过创新模式、简化流程、优化信息披露等措施,吸引更多投资者积极参与。
拓宽票据融资渠道,推动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
供应链票据作为一种专为解决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融资难题而设计的创新型票据工具,其核心在于依托供应链核心企业的信用背书,提升整个供应链的资金流动性。然而,中小微企业在实际融资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如融资规模小、频度高、资信状况不佳等,导致传统融资渠道难以满足其需求。供应链票据资产证券化的出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根据交易商协会《银行间债券市场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规则》,供应链票据资产证券化是以未贴现供应链票据为基础资产,通过特定目的载体(SPV)发行资产支持票据(ABN)、资产支持商业票据(ABCP)等证券的业务活动。这一模式不仅丰富了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场景,还打通了从支付工具到融资标的的“最后一公里”,更好地满足了普惠金融对效率的追求。
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中国资产证券化论坛基础资产与结构创新专委会主席陈府申表示,供应链票据作为一种重要的支付工具,已经具备多种功能。在实现可作为基础资产直接开展资产证券化后,其融资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使得广大中小企业持票人能够拥有更多融资选择。
陈府申还指出,在归集阶段需要搭建良好的模式,并与资产证券化发行做好衔接。目前,政府已经出台多项优惠政策,如为SPV管理机构提供接入通道、绿色通道等,以推动业务开展。市场参与者应深入研究这些细节,充分利用政策优势。
除了鼓励更多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外,《征求意见稿》还对相关业务提出了规范要求,包括严禁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对违约逾期等情形进行约束等。这些规定旨在保障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健康发展。
某券商风险控制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对于固收类产品的规定都包含严禁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约束,而对于违约逾期等情形的要求则显示出信用问题是融资品种的红线。
某华东地区证券承销部门负责人则期待监管部门能够引导更多金融行业机构、政府部门和科技企业参与这一创新实践,共同推动供应链票据资产证券化的规范发展和广泛应用。短期内,或许只有具备银行间市场承销资格的券商才有机会参与此类业务,但后续希望能够进一步放宽参与要求。
服务普惠,多重增信:首批注册发行试点实现创新突破
近年来,银行间企业资产证券化市场保持稳健有序发展。截至2024年10月末,累计发行规模已近3万亿元,2024年前十个月发行规模超过4500亿元,同比增长67%。截至2024年末,首批直接模式供应链票据资产证券化试点项目已成功注册发行,其他储备项目也将陆续推出。
具体来看,首批项目包括通汇数科2024年度第一期鲁高速-路桥集团供应链票据定向资产支持商业票据(ABCP)和山东省融担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2024年度第一期供应链票据定向资产支持票据(ABN)。这两个项目的发行金额和注册金额分别为3000万元(优先级)和50亿元,均展现了服务普惠金融的创新尝试。
其中,通汇数科的项目中,票面金额30万元以下的资产笔数占比高达61%,票面金额100万元以下的资产笔数占比更是达到92%。此外,融资人中有47家为小微企业持票人。这充分体现了供应链票据资产证券化在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方面的独特优势。
山东省融担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的项目则发挥了多重增信机制的作用,项目交易结构在基础资产和资产支持票据层面分别引入了多种增信方式。同时,该项目还打破了核心企业单一承兑模式,承兑人覆盖食品、贸易行业等10家企业,分散度较高。这为中小微企业盘活票据资产提供了创新示范。
此前,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已推动多家企业获得上海票据交易所供应链票据平台直连资格,并开展了相关政策宣讲和业务培训。目前,山东省供应链票据累计签发量已超千亿元,规模居全国首位。
中国资产证券化论坛执委会副主席、北京长瓴私募基金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学斌表示,供应链票据资产证券化产品较以往的ABS项目在基础资产转让与隔离方面做得更好,有力保证了项目的安全运行。同时,这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有效的保护,使资产证券化中的资产信用得到更好体现。他预计,供应链票据资产证券化后续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据新华财经了解,海尔鑫海汇数科、中国航空工业金网络数科等平台也在积极储备和推动供应链票据证券化项目。顺应近日关于规范和支持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新规导向,银行间市场将持续推动盘活供应链票据资产,加大供应链票据资产证券化业务创新力度,以进一步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为实体经济企稳向好发展注入新动能。
![](http://example.com/image.jpg)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