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航拍测绘的合法合规性探讨
AI导读:
本文探讨了无人机航拍测绘的合法合规性问题,包括个人和单位进行航拍测绘的条件、无人机禁飞功能的不可破解性、航拍涉密场所的违法性以及测绘项目转包的不可靠性,旨在增强公众对无人机使用法规的认识。
记者从国家安全部获悉,近年来,无人机技术迅猛发展,在地质勘探、灾害响应、农业保护、环境监测及航拍摄影等多个领域大放异彩,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组织和个人置相关禁飞法规于不顾,擅自使用无人机进行非法航拍测绘,这种行为给国家安全带来了潜在威胁。那么,如何确保无人机航拍测绘的合法性与合规性?以下将通过一系列关键问题,带领大家深入了解。
核心问题一:个人及单位能否涉足航拍测绘领域?
明确答复:在获取相应资质后,个人及单位可合法开展航拍测绘。
法律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第二十七条至三十二条,以及《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第三十五条,从事测绘工作的专业人员需具备相应执业资格,且单位需持有测绘资质证书,方可利用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进行测绘活动。
警示实例:
某测绘公司员工林某,在未取得无人机驾驶资质且未申请空域飞行许可的情况下,擅自使用自制无人机进行测绘拍摄,被战区雷达监测为异常空情,导致大量资源被调动。最终,该测绘公司及林某共同赔偿12万元损失,并在国家级媒体发布道歉声明。
核心问题二:无人机禁飞、限飞功能能否随意破解?
明确答复:绝对禁止。
法律依据:
《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第八条、第十四条明确指出,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的设计、生产、使用需遵守实名登记、飞行区域限制等规定,且任何改装需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
警示实例:
张某通过境外网站非法购买无人机解禁软件,并在二手交易平台提供破解服务。经查,张某共破解无人机21台,非法获利1.5万元。最终,张某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核心问题三:航拍涉密区域是否构成违法?
明确答复:构成违法。
法律依据:
《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第三十四条明文规定,禁止利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拍摄军事设施、军工设施等涉密场所。
警示实例:
某测绘公司在承接楼盘项目测绘时,明知项目周边存在涉密区域,仍使用无人机进行高空拍摄,并将照片存储于联网电脑。经查,所拍摄图像涉及国家秘密,该公司及相关人员均受到了法律严惩。
核心问题四:测绘项目转包行为是否可靠?
明确答复:绝对不可靠。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第五十八条规定,测绘单位严禁将承包的测绘项目转包。
警示实例:
境外组织负责人“琪姐”以商业拍摄、建筑测绘等名义,诱导境内人员黄某某拍摄并传输重要军事设施照片384张至境外。最终,黄某某因犯为境外刺探、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被判有期徒刑十四年,剥夺政治权利五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4万元。
(信息来源:央视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