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申能集团作为上海市的重要能源供应商,在蛇年首场寒潮来袭时,采取多项措施确保电力、天然气等能源的安全平稳供应,为市民筑起“温暖防线”。通过科学调整机组运行、加强设备巡视、运用科技手段智能监测管网等举措,全力保障能源供应稳定。

近日,随着蛇年首场寒潮携大风降温席卷而来,上海市气温持续下滑,市区气温预计将触及今冬以来最低点。在此背景下,作为服务于上海市2400余万市民的能源巨头,申能集团积极履行能源保供职责,旗下各系统企业采取多项举措,确保电力、天然气等关键能源的平稳供应,为市民筑起一道坚实的“温暖防线”。

申能集团作为上海市的重要能源支柱,承担了本地三分之一的发电量。面对此次突如其来的大幅降温,申能集团旗下的申能股份系统企业迅速行动,压实安全责任,提前制定各类应急预案。通过科学调整机组运行方式、精细优化指标参数,以及严格的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确保了能源供应的稳定。同时,对设备巡视时间、路线及重点设备进行针对性调整,并增加了对易发生冰冻设备和场所的巡视频次。

在火电机组稳发在线和新能源电力供应方面,申能下属火力发电厂的一线员工不畏严寒,通过“观、摸、听、测”等多种手段,仔细检查重要设备的运行状态。同时,加强对采暖伴热系统的监视和重点区域的巡查频次,确保设备在恶劣天气下的安全运行。此外,在申能风力发电各场站,工作人员对升压站内的电气装置进行严谨维护,加固线路,为抵御大风寒潮天气做好了充分准备。

申能集团旗下申能能服也迅速启动了极寒天气应急预案,全力以赴保障供热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旗下森兰外高桥公司加大了设施的巡检力度,提前做好室外消防水、冷却水管道等设施的防冻保暖工作。临港能服公司则与上游热源电厂保持密切联系,紧盯供热温度及压力,确保用户的用热品质。同时,燃气久联青浦热电的一线员工也加强了水处理车间的巡查力度,保证了锅炉用水的顺利输送,确保了供热的稳定和受控。

天然气管网作为城市的“生命线”和保障供气的“民生线”,在冬季保供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申能集团旗下上海燃气以科技赋能、智慧保供为手段,打好了冬季保供的“主动仗”。在上海燃气管网公司北蔡调压计量站,巡检机器人正在忙碌地进行场站巡检测试。这款搭载了高精准燃气泄漏快速检测系统的机器人,能够自主执行包括检测气体泄漏、收集生产数据在内的复杂任务。此外,上海燃气还综合运用了激光甲烷在线监测、抢修车辆定位、管道沉降应力传感等多种物联感知技术,通过运维管理平台和数字可视化驾驶舱,实现了对全市天然气主干管网的智能监测。入冬以来,全市880公里的天然气主干管网已经接受了百余次安全巡检,整体运行平稳。

随着寒潮的过境,上海燃气的报修量也有所上升。为此,上海燃气每天安排了两千多名服务人员坚守在各业务岗位,并配备了300辆应急保障及检修车辆,确保24小时待命。申能集团旗下燃气久联系统的抄表员们也在寒风中坚守岗位,他们手持抄表PDA与无线接收适配器,反复核对接收数据,确保居民用气指数的准确无误。

面对日益攀升的用气需求,洋山“能源岛”为上海天然气的安全稳定供应提供了有力保障。截至目前,申能集团旗下上海LNG洋山接收站在迎峰度冬期间已经成功接卸了22艘LNG船。就在7日清晨,刚刚停靠近两天的公主号在卸货近12.5万立方米后缓缓驶离洋山港,确保了LNG储罐容量达到冬季保供高峰期间的要求阈值。同时,接收站的一线工作人员也加强了日常巡检,并密切关注防冻防凝点情况,用细致的工作筑起了坚实的防线。

此外,在上海浦东南片区,申能集团旗下益流能源集团的一线员工也在坚守保供第一线。液化气公司储配站内灌装、码瓶、搬运等工作井然有序进行,全力保障瓶装液化气用户在严寒天气下的用气需求。同时,天然气管道工程施工现场也保持了高昂的“热度”与“速度”,施工人员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全力冲刺,确保项目建设的高质量推进。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